近年来,衢山镇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在三弄村的陇盛佳生态农场试种藏红花。经过两年多的创新、改良,产量逐年提升,共吸纳30余名村民以短期用工、季节用工、临时用工等灵活方式,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藏红花成为了当地老百姓致富增收的“软黄金”。
走进陇盛佳生态农场,老远就看到一片繁忙的景象,30余名工人拿着锄头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蒜头形状的球茎挖出,并装进箩筐。
说起藏红花这一种植产业,大家眼底有藏不住的欢喜。“岁数大了,干不动劳力活,在家闲着没事做,在这挖球茎一天就能挣150元,多好啊!”刘阿姨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捡起地里的一个球茎。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芜地。而让这片荒地焕发生机的,正是陇盛佳生态农场的负责人陈文耀。说起种植藏红花的经历,他感慨颇多:“以前这里是窑厂,窑厂关闭后土地变得荒脊,村里希望把三弄村整体村貌提升起来,我就引进了藏红花种球进行培育种植。”
2020年,陈文耀在三弄村承包了130亩土地开始示范种植。藏红花不同于一般的农作物,从采摘到剥丝再到烘干,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吸引了不少村民到种植基地来打工。
“在当地村委的安排下,我优先聘用当地村民来务工,目前人工费用每年投入在40万元左右,部分村民每年能增收3至5万元。”陈文耀说。
藏红花与冬虫夏草齐名,药用价值极高,素有“植物黄金”的美称。据悉,近20亩花田可产出3.5公斤藏红花花丝,藏红花每克市场价在100元左右,因此产量虽低,但经济效益极高。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陈文耀还发展藏红花与水稻轮作的新模式。“藏红花的种植期是在12月到来年的5月,那么,5月到11月正好种上一季晚稻。”陈文耀告诉记者,去年种植的20亩稻田共产出7300斤口感优良、绿色生态的大米,上市不到1个月便销售一空。下一步,除了想打造农业观光园外,陈文耀还计划提高藏红花的附加值,打造自己的特色产品。
产业兴,乡村美,如今,藏红花种植成为衢山镇三弄村特色产业的又一张新名片。在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三弄村把发展和培育特色产业作为“金钥匙”,乡村振兴的画卷正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