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从教以来,她远离亲人,只身扎根海岛教书育人。她克服重重困难,兢兢业业,将最好的青春年华挥洒在三尺讲台之上,用自己点点付出,默默践行着一个普通人民教师的事业追求。她就是上海世外教育集团附属高亭初级中学的冯洁老师。
在学校见到冯洁时,她正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上道德与法治课。这节课讲的是尊重他人,冯洁正在引导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如果一个拾荒者要进图书馆看书,你作为图书馆馆长该如何做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并投入到激烈的讨论中。冯洁还通过让学生们观看相关视频片段,加深学习领会,认识道德与法治其实就在身边。
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冯洁是山西晋中人,今年是她在岱山从教的第7年。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如今的淡然,她经历了一位外地教师扎根他乡的必经之路。“刚开始确实不适应这里的气候,但是后来就习惯了,岱山的自然风光、热情好客的百姓,让我相信留下来是正确的选择。”冯洁说,刚来岱山的那几年,因为太过年轻,又听不懂方言,部分家长对她不信任。在学校领导的鼓励下,她把压力变成了动力,经常虚心地向身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还为此花了很多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经过不断地互动磨合,现在我可以与学生们无障碍交流了,甚至还能讲几句岱山话了。”冯洁笑着说。
来岱山的这些年,冯洁把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用心灌溉着每一个孩子。冯洁认为,要上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要了解其所涉及的改革背景、指导思想、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更重要的必须提高自身素养,丰富教学方法,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精准施教,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你对自己的教学要有一个全面、精准地把握,否则很难完成目标任务。”冯洁说,“其次,上课要有吸引力,要让学生对你的课产生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上课是有趣的。”
如今,冯洁已经在岱山喜结良缘并安家落户。“生活上的不适应比想象中小得多,在岱山感受到的温暖却比想象中多得多。”冯洁说,在学校里,能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学生、同事的温暖。现在的她已完全融入海岛生活,也习惯了海岛的饮食,这些年岱山的经济快速增长,包括教育环境、生活环境等方方面面正在发生的变化,让她也倍受鼓舞。
“爱”字当头,“责”字为重。从教七年,冯洁深爱着教育事业,更深知肩上的重任。“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老师,我觉得除了教孩子们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也非常重要。”从毕业时青葱懵懂的大学生成长为优秀教师,一路走来虽说不易,但对冯洁来说,教育是一场她与学生双向奔赴的爱,孩子们的肯定,就是她努力前进最大的动力。
日久他乡是故乡。现在,冯洁夫妻俩都在岱山任教,他们将在这里继续扎根教育一线,陪伴海岛的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