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工地食堂提升工程绘就“浙里食安”新画卷

  本报记者周婷通讯员傅敏杰近年来,随着舟岱大桥的通车运行和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产能效益不断溢出,石化产业、船舶海工等工地食堂每年约以10%速度增长。今年以来,我县将“工地食堂食品安全提升工程”作为保障重大项目规范发展、安全生产的关键一招。自提升工程实施以来,全域18家工地食堂中12家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达到B级以上,10家接入阳光厨房,3家引入4D、6S、 8T等先进管理模式,3辆配餐车安装GPS定位,实行热链配送,累计保障8500人次用餐安全。

  落实责任体系

  同频共振聚合力

  搭建“政府+部门+企业”三方联动的组织架构,制定《岱山县工地食堂食品安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形成囊括场所、设施、工具、人员、食材五要素的《岱山县工地食堂食品安全评估标准》……我县积极落实专班工作机制,出台相关方案,推动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一体化联动,明确企业端该怎么做、政府端该如何评。

  坚持问题导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企业侧自查隐患整改、监管侧排查问题闭环;坚持需求导向,制定领导讲学、交流取经等集成培训套餐。截至目前,该局已开展上门约谈8次、各类培训4次、外地考察1次,覆盖200人次。

  同时,深入落实“餐馆开办·马上就办”服务理念,通过简流程、减材料等措施,将全县工地食堂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时限缩短至6个工作日内,基本实现“即申即办”服务目标。强化“入市第一课”执业指导服务,打包“人”“证” “物”“票”“洁”五大注意事项,穿插设备操作、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岗位职责等“应知应会”,推送专业性入市辅导3场。

  落实监管体系

  对标树标增动力

  目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全县20个工地食堂形成精准画像,并选取金海船舶修造服务、鼎盛石化工程、舟山鼠浪湖码头这3家企业工地食堂,引入标准化厨房管理模式,创新应用热链配送餐工艺,通过改造配餐车、加装铝箔膜、安装GPS定位系统等措施,打造样板厨房。

  “我们还实施到边到角‘深查’行动,打造‘食材、场所、人员、环境’的全要素监管体系,推动‘问题发现—整改落实—效果评估’闭环管理,有效提升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完成隐患整治60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聚焦“全链条追溯、全方位规范、全过程监管”,利用“众食安”平台串联阳光厨房、浙食链等多个系统,构建以“智慧平台”为基础、“问题事件”为导向、“闭环处置”为保障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体系。

  目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已完成阳光厨房接入10家,开展线上巡查90家次,线上督促整改隐患175条次,浙食链重点品种上链102批次。

  落实共治体系

  群防群治强“食”力

  近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食堂开展了“百姓点检”进工地食堂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工地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广大工友食品安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活动现场设有“你点我检”免费快检点位,工作人员直观展示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快速检测全过程,完成快检8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而这样的工地食堂食材原料抽检点检,在我县已常态化开展。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督抽检食品31批次,合格率100%;“百姓点检”接待送检及咨询300余人次,完成快检20批次,合格率100%。

  工地食堂精准化监管,我县建立工地食堂食品安全信用分级分类“精准画像+精准监管”机制,根据监督抽检、立案查处等日常监管情况引入四色图管理,并建立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吹哨人”管理制度,强化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点检护工”“直播监工”等5场活动,提升食品安全透明度与社会大众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