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岱山,有一对种粮“父子兵”,父亲汪夏华种田几十年,使的是“老把式”,儿子汪族记是“新农人”,崇尚科技种田。“老实倔犟”和“年轻新潮”互相碰撞之下,一老一少两代农人,从会种田到“慧”种田,在盐碱地上共拓新“稻”路。
“今年的产量比较理想,能达到我们前期插秧时的预想,亩产预计过1000斤……”近段时间,舟山市集中垦造基地岱西区域迎来了水稻丰收季。在这片金黄的稻田里,一老一少忙碌地穿梭其间,时不时掰开稻秆、托起稻穗凑头讨论。
这对“巡田二人组”便是70后汪夏华与90后汪族记,他们是父子,亦是并肩“作战”的伙伴。2008年,汪族记跟随父亲来岱务工,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参与了火箭盐场区域集中垦造耕地项目,见证了千亩盐田变良田的景象。“这几年,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情感,也让我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汪族记感慨道。
2018年,汪夏华决定在农业种植上开启一段新“稻”路,父子俩一拍即合。第一年,父子俩承包了80余亩盐碱地进行试种,亩产达到800多斤,这让他们信心倍增。为了能高产,他们不断学习土壤改良的知识,并请教农技专家,最后决定采用“深耕洗盐”的方法。“翻耕以后要一次一次地洗盐,只有把盐洗下去,才能把水稻种好。”汪夏华说。
与父亲不同的是,头脑活络的汪族记更注重农业科技化、智能化。“要想提升效率和产量,必须上机械设备。”这几年里,汪族记不断购置新机具,先后投入200余万元添置了无人机、收割机、旋耕机等农技设备,水稻种植从育秧、插秧、翻耕、收割到烘干做到全程机械化。跟父辈比起来,汪族记对于如何利用科技增产增值更加得心应手: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技术,一个人一天可作业600亩,实现效率翻倍;利用稻谷烘干技术,一天可烘100吨稻谷,可减少天气导致的损失……
“这是‘五阿哥’,这是‘小六子’,千余亩盐碱地丰收,可少不了我这些‘得力助手’……”汪族记先是打趣地说道,随后解释: “我刚开始施肥在什么时候都不知道,后来一点点学习经验,学习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实现水稻种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
从最初的80余亩到500亩,再到1300多亩,父子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效益也是逐年提升。“以前种粮全是靠天吃饭,现在装备齐全,是机械化、现代化、规模化种粮,丰收更有保障。”汪夏华站在田埂上,望着茁壮的稻田感叹自己“落伍了”,他的儿子汪族记却说:“父亲经验丰富,是我扎根这里的动力。”
一个有经验,一个懂技术,在这片希望的田野里,汪夏华与汪族记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搭档”。昔日“一片白”,如今“遍地金”,父子俩对未来满怀信心,“希望明年亩产量能达到1100斤,我们要将这片盐碱地改造成高产稳产的现代化农田。”丰收在望,父子俩并肩而立,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