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午,高亭镇大峧山村集中迁居点内弥漫着艾草的清香。村民们与县同心社工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围坐在一起,揉面团、擀艾叶、包青饼,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73岁的陈彩雪阿婆笑称:“这些志愿者常来帮我们分药、理发、修家电,生活小事他们全包了,我们满意得不得了!”同村的姚常儿阿婆补充道:“包饺子、做馄饨,活动多得数不过来,日子过得比年轻人还热闹。”
面对村里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大峧山村村两委将“尊老、敬老、助老”理念融入日常治理。村工作人员倪楚涵介绍: “老年人生活里的小事,往往就是我们的大事,所以我们邀请志愿服务队定期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
除了邀请志愿团队,村两委还自发组建爱心帮扶小组,隔三差五的到行动不便或生活困难的老人家里走访,陪他们聊聊天,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村民孙信良因患遗传性哮喘和直肠癌,生活较为困难,他感慨地说:“村干部经常来看我,关心我的生活,每次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家孩子一样安心。”
村里还特别关注老人的居家安全。98岁的陈友仙老人因腿脚不便,平日里很少出门。工作人员主动帮助她申请适老化改造,安装智能马桶和扶手,让她的生活更加便利。倪楚涵介绍,去年年底,村里特意向民政部门申请了一部电梯,方便他们出行,今年又为30多位老人申请了适老化改造,包括智能马桶、扶手和智能手杖。
此外,村里计划今年投入10至15万元加装智能监控设备,以保障村民财产安全,并及时为独居老人提供服务。倪楚涵表示: “加装监控后,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独居老人的异常情况,真正做到为老服务零距离。”
从日常照料到硬件升级,从爱心帮扶到智能守护,大峧山村正用实际行动诠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承诺。“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让老人的幸福夕阳红更明亮。”倪楚涵坚定地表示。未来,该村计划引入专业社工机构,推动养老服务向精细化、专业化迈进,打造海岛乡村养老的“大峧山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