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59岁男性因车祸被紧急送至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然而,当患者病情不容乐观,转入ICU后持续恶化,表现为深昏迷、GCS评分3分、创伤性休克,次日夜间更出现循环崩溃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即便采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与高参数机械通气,血氧饱和度仍仅维持在75%。
经全面评估,县第一人民医院医护团队迅速决策,启动自主ECMO应急救治流程。作为该院首例自主开展的ECMO临床应用案例,救治过程实现了“全链条自主操作”——从设备调试、患者评估,到管路穿刺置管、体外循环启动,标准化流程高效推进。当鲜红血液经体外氧合器完成气体交换回流体内,监护仪显示血氧饱和度与血压逐步回升,这台“人工心肺”尖端设备不仅为患者延续了生命,更标志着该院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实现了“自主技术”的里程碑式突破。
“原发性脑干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例救治难度极大,而自主开展ECMO技术更是对医院综合实力的全面考量。”县第一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该院已完成ECMO技术的全链条自主筹备:组建院内专项技术小组、自主制定操作规范、开展多轮模拟演练,从理论培训到实操考核,确保每位团队成员都能独立胜任关键环节,为此次首例自主救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区域内唯一能独立开展ECMO技术的医院,县第一人民医院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深耕急危重症自主技术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与体系优化,为海岛民众构建更坚实的自主生命健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