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盐要经过纳潮、制卤、结晶、收盐等工序,旧时舟山盐民制卤使用“刮泥淋卤”工艺,如要产盐100斤,须挑泥、卤、水约100担,盐民终年重担不离肩头,劳动负荷繁重,俗称“百斤百担”。
1958年,岱西盐民试验流枝滩,即采用流下式盐田、枝条架、平滩三结合直接蒸发制卤。当年12月,岱西海丰大队(现海丰村)建成舟山第一幅流枝滩。这一尝试,使盐民制卤由“晒泥”向“晒水”转变,彻底解放了盐民生产力。
曾参与流枝滩制卤的俞松年描述了当时的生产场景。“流下式盐田呈斜坡,海水从盐田流入,逐格缓流而下,再通过人力泵扬入顶部,进行循环流动蒸发。为加大卤水蒸发面积,又加入枝条架,卤水由枝条架蒸发后,流入平摊,经一段时间蒸发,浓缩成高级卤水。”
流枝滩制卤,能使盐产量提高1倍以上,但流枝滩流量难控制,枝条架投资大、操作复杂、抗风差、扬水动力困难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流枝滩制卤难推广。
1962年,流枝滩改建为平滩,直接制卤。这一技艺使盐业增产效果显著,全县大力推广。
至1964年,岱山成为最早完成改造盐田并实现全省第一个滩晒化生产县,滩晒技术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滩晒后,盐板逐渐淘汰,代之以沥青、缸砖、白色薄膜覆盖、黑色薄膜垫底结晶。
1975年,岱西卫星大队(现前岸村)首次试验海滨取咸成功,海水浓度提高1.5波美度,各盐场纷纷效仿。1978年取咸工程基本建成,受益盐田达2.5万亩。
此后,按水利系统化、滩型合理化、滩地硬底化、工艺科学化、生产机械化改建盐滩,技改滩全面展开。1979年12月至1980年6月,岱西公社开展“万亩盐业”技改工程,使滩地结构趋向合理,滩晒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