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扎实推进环境信访工作
在环境信访工作中,我们遇到的相当一部分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硬伤”。要在短时间内彻底治愈积年旧疾,无疑是非常困难也是不大现实的,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年多来,县环保局探索性地摸索出几条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严峻的环境信访形势。
(一)循序渐进,稳步开展主城区内企业的搬迁工作。
工业功能区建设不规范,城市布局前瞻性不够,导致我县目前厂群混居现象比较严重,由此引发的环境投诉有增多趋势。为减少此类环境信访隐患,我县决定首先对高亭主城区内影响最大的工业群——高亭镇个体工业小区实施搬迁。由于当时个体工业小区就是政府着力引进企业建成的,当时部分企业已有强烈异议,而且近几年企业刚刚安稳下来,生产稳定,业务渠道运行正常,加上该区块处于新老城区中心,地块前景看好,导致这次搬迁难度极大。一年多来,围绕这次搬迁工作,县政府带领各部门克服了动员难、时间紧、补偿资金缺口大的种种困难,于2008年10月底完成了搬迁工作,至此,县城高亭镇送走了主城区内最后一个工业群。
(二)把好审批关,杜绝污染源。
严格把好审批关,是从源头上控制扰民污染源和避免企业不必要投资的一项根本措施。一方面,要积极协调规划、工商、文化、公安等有关部门,加强合作,落实环保审批工作;另一方面,在审批工作中坚持和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对切实影响或污染群众生活环境的新、改、扩生产经营项目严格控制。同时,继续发挥窗口服务功能,针对企业、尤其是外商投资的属于环保规定的鼓励类、限制类和允许类投资项目,做好咨询服务工作,引导企业引进相应的环保设施,对于禁止类的投资项目做好解释工作,坚决不予审批。
(三)建立“环保110”快速查处网络。
为快速查处环境信访问题,加强窗口部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县环保局设立了“12369”(4473536)环境污染举报电话,坚持“热情主动、有报必接、及时查处、迅速反馈”十六字工作方针,实行夜间值班制度,成立指挥调度中心,配备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传输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和计算机、传真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并配备了环保巡查车,使大量的信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四)建立环境信访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十七大以来,县环保局结合我县的环境信访工作具体实践情况,逐步制定《环境信访管理规定》,《环境信访首问责任制》、《环境信访领导接待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同时,制定了《环境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加强我县环境信访工作的监督管理。通过这些举措,使我县环境信访工作在实践的摸索中逐渐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
(五)坚持依法治访。
县环保局始终把依法治访作为环境信访的中心工作来抓,县环保系统内切实做到了“各负其责、归口办理”,坚持逐级受理、依法分流,同时严格依法行政。环境信访的处理过程就是环境执法过程,近年县环保系统坚持依法治访,环保执法工作得到了省、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肯定,被省环保局评为“模范大队”光荣称号。法律是双刃剑,在为群众解决污染扰民问题、树立政府部门良好形象的同时,污染单位也得到了法律的制裁。
(六)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环境信访工作。
一是利用“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以及其他节假日上街开展义务宣传和现场咨询活动,使信访服务的领域得到了延伸,方便了群众。二是在去年的中高考期间,组织开展绿色护考专项行动,给我县的建筑工地、工业企业及会产生较大噪声的个体工商户分发护考通知书,并派人进行现场巡查和考场执勤,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160人次,及时受理和处理环境投诉10件,切实为广大考生营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备考和考试环境。三是结合“加强春节期间环境监察专项执法行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预防突发事件专项执法检查”、“环境安全重点监管企业现状调查”、“排污企业环保设施运转状况专项执法检查和环境安全隐患百日督查”等专项行动,加大执法力度,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提高社会各界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总结语
不置可否,我县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环境状况更有恶化的趋势。这个时候环境信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形势,环保部门压力很大,做好新时期环境信访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环保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切实搞好我县的环境信访工作和环保工作,造福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