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县设立保税港区的初步构想
根据我国沿海改革开放的实际操作经验,一般先在港口附近设立保税仓库,带动相关加工贸易发展,慢慢形成自由加工贸易区,接着在加工贸易区的基础上,划出部分或全部被纳入,单独设立一个全封闭的保税港区,最后就有可能发展为如香港、汉堡那样的自由贸易港。计划大约需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岱山发展建设成为集国际贸易、物流分拨、出口加工、过境转运、仓储展示、国际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具体构想为:
首先,在岱山本岛、大长涂岛设立保税仓库。保税仓库是保税制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是指经海关核准的专门存放保税货物的专用仓库。保税仓库分公用型和自用型两类,公用型保税仓库是根据公众需要设立,可供任何人存放货物,自用型保税仓库是指只有仓库经营人才能存放货物的仓库。此外,按储备物资的特殊性,还可分出专用型保税仓库,主要包括液体危险品保税仓库、备料保税仓库、寄售维修保税仓库等。目前,金塘、六横岛已经设立的保税仓库的成功经验和政策环境,为我县设立保税仓储区提供政策支撑。根据我县实际,应优先发展公用型保税仓库,可以考虑在岱山本岛的开发区内设立一个公用的船舶、水产、汽配等出口商品的保税仓储区,在大长涂设立石油等大宗货物存储区。
一是在岱西设立公用保税仓库。除长涂金海重工、秀山常石集团外,我县船舶修造、水产加工、汽配制造大多数集中在本岛的经济开发区内,水产加工分布在高亭水产加工园,汽配与船配在东沙镇工业园区,而岱西块则集中了海天、蓬莱等大批中小船舶修造企业。考虑选择在岱西设立保税仓库,不仅是我县外贸进出口中,船舶类占了绝对优势,还因为岱西有港口及可利用的腹地,比较适合发展保税仓储。
仇家门—西垦—东垦段浅海滩涂,长跳咀至青黑山之间,岸线前沿水深8~13m,水深条件较好,长跳咀、张家山、青黑山之间进行围垦,并开采后方部分山体,围垦、开山后可形成230m左右的陆域纵深,陆域作为物流、仓储发展用地,符合保税仓库的腹地要求,而保税仓库的选址同时要考虑配送路线短、配送的交通运输便捷、对周边的辐射范围大等特点利于业务的稳定发展。
若设立公共型船用品保税仓库,中东港务公司所在地是首选:一是位于岱山经济开发区前沿,紧靠岱西船舶修造基地,企业可以把船用配件、加工物料直接存入保税库,用时便直接从保库中提取,不用走传统的海关申报程序,企业可以节省自备仓库的建设成本,压缩保税物资通关时效;二是中东港务已经有良好的深水码头,利于保税仓库的保税物资进出库方便,船用品配送长涂岛、秀山岛、衢山岛的修造船企业,水路运输通畅;三是室外标准的堆放场地建设已全部竣工,且设施齐全,现只需要建立标准的室内仓库和与海关配套的隔离、监管设施即可投产运营。
二是在大长涂岛设立石油保税仓库。大长涂岛位于岱山岛的东部,东临公海,且与我国东部三大国际航道之一的小板门航道相邻,南濒黄大洋与海天佛国普陀山遥遥相对,北与小长涂岛隔一条800米宽的长涂港,距离大小洋山24海里,距离宁波43海里,与县城高亭仅相隔3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大长涂岛及其附近岛屿周围海域开阔,港湾众多,深水岸线及滩涂资源丰富。大长涂岛东侧樱连门航道和大西寨岛、东寨岛等处拥有20米以上深水岸线约4.5公里,主航道几十万吨级船舶可自由通过,且大长涂岛东部及南部可围垦的滩涂可达39375亩,经围垦可形成大片陆域。
根据大长涂岛区域深水岸段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在舟山市、长三角综合运输网中的地位,确定大长涂岛区域深水岸段的性质及定位为大型石油化工产业集聚区。随着腹地经济的发展和港口设施配套工程的不断完善,该区域将发展成为以石油、化工品中转运输、加工、储存为主,兼具大型散货中转运输的现代化深水港区,将是舟山市乃至长三角地区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和大型散货中转的重要基地。
因此可以考虑先在大长涂岛先设立石油保税仓库,以符合未来石化工业发展的趋势要求。大长涂山南作业区西起东山咀东至木洋头,围涂形成陆域油品储罐区和油品炼化基地;大西寨岛北作业区东起西鼓柱礁西至西山鸭头,利用自然山体和围涂形成的陆域发展原油储备基地;其中大长涂山南作业区西起东山咀东至木洋头,围涂形成陆域油品储罐区和油品炼化基地。然后,在衢山岛设立自由加工贸易区,并逐步提升为保税港区。
衢山诸岛位于岱山东北部,处我国东部沿海,长江、钱塘江入海口外缘,扼守长三角出海口战略要塞,北接上海、大连,南下广州、香港,国际航道贯穿其海域,是我国东接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的海上必经之地,区域优势十分明显。衢山口岸线资源优势突出,长三角地区最具潜力的港口资源¬——蛇移门港和黄泽港均在衢山境内,全镇海岸线总长约100余公里,其中水深10米以上深水岸线27.5公里,水深20米以上深水岸线10.5公里。陆域总面积73.57平方公里,包括衢山岛、鼠浪湖岛、小衢山岛、黄泽山等大小岛屿79个。其中衢山本岛面积61.79平方公里,东西长约16.8公里,南北平均宽度6.3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山岗连绵起伏,中部西南临海处有盐场3.5平方公里,西部山岗较平缓,有约4平方公里平地。通过促淤围涂,衢山诸岛面积可扩充到100平方公里,符合枢纽港陆域面积的要求。
衢山出口加工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在衢山南部建成出口加工自由贸易区一期。初步形成以柘中集团木材加工为龙头,船舶配件、水产加工、油品、煤炭大宗物资加工等为补充的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高度开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出口加工区。
第二步,在衢山泥螺山以东至万南区域建成出口加工自由贸易区二期。依托黄泽山原油储备和油品中转贸易储存基地、鼠浪湖岛矿砂中转基地、小衢山煤炭中转加工配送中心、双子山原油中转基地建设的推进,形成以船舶产业、出口贸易和保税物流为主的出口加工自由贸易区二期。
第三步,建成综合型海上自由贸易区。按照以点带面,推进区域整合的原则,完成衢山港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港带区,区港联动,继而把衢山出口加工自由贸易区的范围拓展到全岛100平方公里。建成各类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培育船舶交易、航运经纪、金融服务、通关服务等新兴涉港服务业,把衢山出口加工自由贸易区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综合型海上自由贸易区。
可以预计,当衢山成为自由贸易加工区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由于其本身港口优势的存在,完全可逐步提升为保税港区,促进衢山经济更加开放发展,更加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最后,整合岱山县境,促使保税港区往自由贸易港方向发展。
整合综合型自由贸易区,实际上就是联合各大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使我县保税区港往自由贸易港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受政策等因素影响,尚未设立自由贸易港。
就岱山实际情况而言,日前,经济开发区的整合提升工作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岱山经济开发区域范围扩大为82.64平方公里,其中:国家核准区域1.1平方公里,已授权管理区域11.2平方公里,拟授权管理区域70.34平方公里陆域和较大面积海域;整合工业功能区3个。通过此次整合提升,使岱山本岛、长涂岛、衢山岛工业园区(基地)合为一个整体,一方面可以跳出原有的框架拓宽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提升海岛自然资源集约利用效益;另一方面有利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集聚、推进船舶修造、港口物流、临港石化、海洋能源等产业大发展、大提升。开发区的整合提升,对我县统一整合各港口岸线,整合并充分发挥保税港区功能,甚至发展自有贸易港口,都带来了政策和管理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