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的五年,岱山经济建设发展印证着科学发展的足迹,铭刻着有目共睹的四个大字:又好又快。“好”的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快”的是经济发展质与量的快速提升。
过去五年,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在砥砺奋进中,岱山经济发展阔步前行,富强岱山建设的根基一步步夯实,一曲科学发展、进位赶超、蓝色崛起的乐章在蓬莱仙岛上激昂奏响。
这五年,以船舶修造业为龙头的临港工业迅猛发展,岱山成为全省首个船舶修造产业基地,船舶工业在拉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地位越发突出。金海重工、秀山常石等船企进入全球造船业30强,东邦、中基、海舟等船企推行现代造船模式,岱山修造船技术水平大幅提升,船舶三大指标处于省、市领先。
这五年,岱山港口物流业增势强劲。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岱山积极参与洋山港和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建设,加快推进鼠浪湖、樱连门、双子山、泥螺山、大长涂南部的围垦工程和黄泽山能源基地建设。
这五年,岱山海洋旅游文化内涵不断丰富。中国海洋文化节、全国风筝锦标赛等节庆赛事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海洋旅游日渐走向成熟。
这五年,岱山海洋经济基础产业进一步发展,以风能、潮流能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开发方兴未艾,岱山海洋经济加速向更宽更深领域迈进。总装机容量4.08万千瓦、年上网电量近1亿千瓦时的浙江美达衢山风力发电场建成运行;国家863项目“70千瓦潮流能电站”建成并实现成功发电;国内第一台新型潮流能源利用装置“水下风车”模型样机在岱山港水道进行了试验并成功发电。
这五年,建筑、房地产、金融保险、商贸等服务业取得新成绩,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这五年,岱山基础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生态渔农业园区化、产业化、设施化发展稳步推进,渔业“十百千万”工程扎实实施,水改旱、土地流转、“菜篮子”等工作积极开展,原盐生产稳定有序。
五年拼搏,五年奋进,记载了岱山经济一路高歌、阔步跨越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