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罗伙伙哎呀,摇橹啊哎哟……”在县文化馆排练室,三名穿着传统渔民服饰的男子正陶醉在歌声中。
“我们获奖了,下个月要去武当山参加全国民歌大赛复赛,现在正加紧排练。”主唱罗市敏停止演唱,向记者透露了好消息。
近日,文化部公布了第六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初评结果,由县文化馆组织上报、浙江省文化厅评审选送的舟山渔民号子《拔篷号子》、《拔锚号子》)榜上有名。
众所周知,渔民号子是以海为家的舟山渔民船工千百年来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的民间劳动号子,但随着渔船改造升级,渔民号子逐渐淡出渔民视线。
近年来,我县采取多项举措传承保护这一民间音乐奇葩,建立渔民号子传承基地及演示基地、举办舟山渔民号子演示大赛等,每届的中国海洋文化节,渔民号子也是主打节目。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县文化馆馆长金文文说,此次入选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复赛,不但使舟山渔民号子有机会在全国展示其迷人的魅力,更能促进舟山渔民号子与其他民间音乐的交流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渔民号子的保护与传承。
据了解,本次参赛的三人,除罗市敏为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外,张友祥和虞友宏均为地道的岱山渔民。“自豪的不仅仅是自己能上台表演,更为重要的是能为推广岱山传统文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61岁的张友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