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祭海历史悠久,普及广,影响大,不仅在岱山所处的舟山群岛诸多渔家习俗中具有代表性,而且在我国东部沿海民风民俗中也具有共通性,显示了浙东渔民龙信仰的独特传统文化与深厚的民俗内涵,因此而成为岱山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岱山举办的历届中国海洋文化节开幕式上,祭海作为重头戏搬上了舞台,岱山渔民百姓用渔家最高规格----全猪全羊五牲供奉龙王、感恩大海,千余名渔民面向四海龙王图腾虔诚朝拜,成为整个中国海洋文化节一个熠熠生辉的亮点。
一、岱山独特的海岛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孕育并延续祭海习俗
岱山县地处浙江东部海域,据岛上出土文物考证,约五千年前,岱山岛及相邻的衢山岛上均有原始居民,留下了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的踪迹。而优美的海岛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海洋物产,又使来自于大陆的先民创造了新的海洋文化体系,还留下了种种与祭海相关的美丽传说。岱山于唐开元二十六年正式被朝廷命名为蓬莱乡,隶属翁洲县(即今舟山市),明洪武年间及清顺治年间分别被朝廷两次海禁,岛上居民全部迁徙至大陆,直到清康熙27年(1688年)解禁,岛民自宁波、镇海、慈溪一带迁居岱岛及周围小岛定居。清末民国时设岱山镇,1950年岱山解放始设区,1953年建岱山县至今。
岱山世代居民大多以捕鱼及制盐为业,素以“渔盐之利,舟楫之便”而闻名遐迩。境内有岱衢洋、黄大洋、黄泽洋、灰鳖洋等渔场,历史上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经济鱼类。据《岱山镇志》记载,“岱山渔业不知起于何时,无可考证,大约宋元时已有之。元知元时渔业已渐发达”。清康熙年间,岱山境内的衢山岛以西及寨子山、大鱼山一带海域己形成大黄鱼中心渔场,至清乾隆、嘉庆年间,逐步东移至岱山与衢山岛之间的岱衢洋。每年春夏之交的大黄鱼汛,苏、浙、闽、沪三省一市渔船“俱集于此,不下数千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在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渔船渔具和渔场生态环境失衡等因素影响下,岱衢洋大黄鱼资源急剧衰落,从此被誉为鱼中黄金的大黄鱼销声匿迹。随之岱山及附近海域渔汛消失,近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1986年起,已有渔轮和少数大型机帆船在北至对马海峡、南至钓鱼岛渔场作业,岱山渔民逐渐将捕鱼区域扩展到整个太平洋区域。
在独特的海岛自然环境中,从兴旺到衰退的海洋鱼类资源,从家门口到遥远的太平洋,从原始的木帆船到机帆船、远洋渔轮的变迁,无不包涵着渔人与大海、丰收与欠收、平安与灾难的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原始方法,即就是千百年来岱山渔民世代承袭的祈求神明保佑的祭祀仪式――-祭海。
根据方志记载及民间传说,祭海在岱山历史上承袭了官祭与民祭两种模式。官方祭海有秦朝的方士徐福抵蓬莱仙岛采长生不死草祭海,隋朝的陈棱将军征琉球途中登岛刑马祭海,宋乾道五年宋孝宗下诏令祭东海龙王于定海县海神庙,宋高宗赵构抵岱避难祭海,以及清康熙、雍正先后下旨封龙祭龙,地方官奉诏公祭灌门老龙等。民间传统祭海,方志无书却世代传袭。
岱山渔民每逢新船下水首航、渔汛开捕、谢洋均举行祭海仪式。仪式规模大小不一。供奉对象为海龙王、观音菩萨、天后娘娘、羊府大帝、船关老爷、淡槽菩萨等神灵,以海龙王为代表,融道教、佛教于一体。通常祭祀地点在龙王宫、码头、渔船及各类神庙。主祭是船东、船老大或族长,在渔民中具有很高的威望。祭品大多有猪、羊、鹅、五牲鲜鱼、水果干果、糕点馒头等,祭品数量和品名讲究定律包含吉利。谢洋祭海后的一段时间里,神庙中还上演太平戏、还愿戏,以供神灵与大众娱乐。
有些渔民在海上作业时也有祭祀活动。一般渔船均设有船官老爷神龛。渔民往往在出洋后将第一网捕上的最大的鲜鱼供于船官老爷神龛前,以示谢恩。若在海上捕鱼作业过程中,发生器械、机械故障等欠顺现象,渔民也往往在船官老爷神龛前置些荤素酒菜,忏念保佑平安顺利。
在岱山渔民遭遇海难事故后,也要进行祭海仪式,俗称潮魂。由念道士率逝者亲属在海边设置供桌,供奉祭品,并发檄于四海龙王帮助寻找逝者灵魂,使其早日魂返故土。从海边到家中,一路呼喊亡者名字或称谓回家,情景异常凄惨。
在各类祭海的规模上来看,除开捕外,最大的要数谢洋祭海了。谢洋,是岱山渔区的专用名词,意即渔汛结束,渔船拢洋,网具上岸。“谢”在《说文解字》指辞去之意,《康熙字典》有“退也、衰也、凋落也”的解释。谢洋即指海洋捕捞结束,鱼类资源进入凋落、衰退期,无鱼可捕。岱山民间就有农历六月廿三大谢洋之说。渔民谢洋后,祭海仪式一般在当地龙王宫进行,无龙王宫的村落则在码头海滩边进行,以丰盛的菜肴酬谢回报龙王给予的恩赐。据民国岱山镇志记载,岱境内历史上均建有龙王宫(庙、殿),自明清至民国初期,岱山境内有龙王庙、殿、宫13处,龙潭5处,以龙为名的山、礁18处,可见岱山渔民对龙崇拜之风尤盛,传承未断。现岱东后沙洋,东沙西沙角、司基龙眼、青龙山、燕窝山,长涂高鳌山、倭井潭,衢山凉帽山等地至今还有旧址或移宫。
关于民间祭海的传承情况和具体内容,作者曾对县境内60余位老渔民及家属进行专题调查。从渔民口碑中了解到,上世纪以来,祭海祭龙王活动从未间断。从事溜网作业的高亭一村80岁的老渔民郑野弯回忆说,他们从小就看见大人在海边和船上祭龙王的场面,此习俗直至解放前夕。解放后由于政策规定,不敢明目张胆,许多人只在家里偷偷进行。东沙镇西沙角老渔民刘品良说,我们这里没有其它寺庙,只有一所龙王宫,而且造在海口边,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一直来求龙王没有断过,老老少少都会求.祭拜也很讲究,都要照拜佛形式进行。祭祀结束,领走三角令旗,插到船上,以保平安夺丰收。
家住东沙镇生产岙的张永富说,一般“开洋”、“谢洋”一定要供,有时在洋面上也供对鱼。供好后,把碎鱼、肉、菜拌酒抛入海中,感谢龙王或其他海神。阿拉渔民主要是相信海龙王,相信“船官老爷”。这也不能说是迷信,而是长期以来的风俗习惯。另外,东沙还有一种特有的习惯,即:渔船“谢洋”后,长元要去东沙角的羊府宫祭祀羊府大帝,供祭时要用整只鹅或猪头,另加荤、素菜若干碗,感谢大帝保佑。
岱东镇龙头社区何小红老人说,阿拉村原来在后沙洋有座龙王宫,文革时拆除了,棕缉老龙每夜在哭,本地渔民一直有重建龙王宫的心愿。18年前村民自发在海边沙滩供祭龙王,用六张八仙桌供全猪全羊五牲六荤六素等,并向东海龙王许愿,重建龙王宫。龙王建造后,香火不断,海上生产事故也呒没了。我非常开心,就义务管理龙宫了。
由此可见,岱山民间祭海习俗早已深入人心,且代代相传。目前在岱山渔区如高亭镇的高亭一村、大岙一村、大蛟村,岱东镇的龙头、沙洋社区,衢山镇的鼠浪、田涂社区一带,东沙镇的西沙角、燕窝山等地,长涂镇的高鳌山等地,仍保留着古朴的祭海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