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频道(2013) > 2013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 > 专家解读

舟山群岛海龙王信仰的三维结构与社会功能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3年5月23日 14:44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岱山“中国海洋文化节”已经举行七届。作为“中国海洋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谢洋祭海”大典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这个仪式中,海龙王(东海龙王)作为主神得到了人们的尊崇与享祭,其地位重新得到了承认。

  作为舟山群岛重要的民间神之一,海龙王一直受到渔民或者说渔家的崇拜与尊享,其地域之广阔,历史之绵长,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功能之重要,值得深入探讨。本文试图从时间、空间和心理三个维度出发,考察舟山群岛海龙王信仰的特定地理因素、历史沿革和民间信仰的心理轨迹,以重视和发挥这一民间信仰的社会文化功能。由于学识所限,加上资料匮乏,不免挂一漏万,请各位方家指正。

  一、从地理上看,舟山群岛的海龙王信仰其实是一个以海洋为主体的自然神崇拜,这构成了海龙王信仰的第一个维度,即空间维度。

  舟山群岛地处东海,面临广阔之海洋。生活于其中的海岛先民对于海洋有着天然的崇敬与畏惧,与陆地上想象与创造“土地神”一样,千百年来,他们也创造了自己的生活图腾、并逐渐形成了以海龙王为主体的神灵崇拜,具有原始性、农事性和世俗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存在于祖祖辈辈的文化传承中,渗透到海岛渔民的思想意识、乡规民约、文化娱乐和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其表现方式,也异彩纷呈。

  1.海龙王信仰的原始性特征。

  呈现之一:日常形象。在舟山民间,海龙王是大海中的龙王,大多龙头人身,头戴王冠,身着白色王袍,威严八方,胜似地上王者(但也有不同,如岱山文化学者陶和平先生在《舟山群岛民间海神信仰与祭海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一文中则认为,“舟山的海龙王造像都是相貌怪异、面目狰狞,透露出一种暴戾无常的秉性”)。主司风、雨、潮。所居之处名为龙宫,巍巍庄严,五彩呈祥。上有龙王坐龙庭,下有龟丞相站两旁,还有诸多虾兵蟹将,龙子龙孙——海龙王信仰在东海一带,及至在东亚、东南亚地区,都普遍存在。

  呈现之二:民间传说。东海是东海龙王的世界。按元大德《昌国州志》记载,它就居住在岱山东南的高鳌山下海域中。而据五代蜀杜光庭《录异记》卷五记载:“海龙王宅,在苏州东。入海五六日程,小岛之前,阔百余里。每望此水上,红光如日,上与天连,船人相传龙王宫在其下矣。”嵊泗因此传说嵊泗诸岛为鳌鱼所驮,岛屿立于大鳌鱼之上,而其下即是东海龙宫之所在。

  在岱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东海上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叫东京城,城里渔民捕鱼捉虾,用之易米易物,生活相安。但东京城的土皇帝却是个昏淫的暴君。一天突发奇想,要娶东海龙王的三女儿为妾,强令渔民歇橹弃网,燃火煮海,逼东海龙王献出三公主。

  东海龙王决意要惩罚这个恶皇帝,就令驮岛的鳌鱼转侧鳌背,淹塌东京。龙女不愿无辜城民受难,就扮成渔姑上岸进城,将东京将塌的信息设法传递给京城里一个富有孝心的卖鱼郎。卖鱼郎得此消息后,背负老母,和乡亲们一起逃离东京,躲避劫难。卖鱼郎母子一路奔跑,前脚走,后脚塌。最后,东京城淹没了,皇帝淹死了,原来的陆地就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而人们歇脚的山巅,则变成高低、大小不一的岛屿,就是现在的舟山群岛。这就是海龙王淹东京的传说。

  呈现之三:灾异祭拜。在舟山,普遍有船头祭拜海龙王的风俗,尤其是在海上遇到龙卷风、“龙化水”等灾异气象的时候。龙卷风来时,海面上骤然间“乌风猛暴”,一团长而庞大的龙状乌云,拖着一条粗粗长长的“龙”尾巴,从远处海天之际横扫过来。“龙尾巴”扫荡过处,船翻人亡,有的甚至连船带人被“龙”尾巴卷上天。而“龙化水”异象出现前,也是天气骤变,海空乌云压顶,一股巨大的水柱从海面上骤起,直通苍穹。一旦遇到龙卷风和龙化水的预兆或现象,海上之渔民不论是正在起网捞鱼,还是在返港航行途中,都会面对苍天,叩头祈祷,求海龙王保佑平安。同时许下心愿,若大难不死,顺利返岛,必定重塑龙王金身等(参见郭振民《中国舟山群岛嵊泗县的生态与文化》一文。

  2.海龙王信仰的农事性特征。

  呈现之一:“风水”崇拜。舟山渔民,为表达对龙王之敬畏,常将自己所居住的海岙山岛与“龙”相连,祈求海龙王之护佑。在嵊泗列岛,有黄龙岛、伍龙岙,嵊山龙眼山潭、后头湾石龙堂,枸杞岛龙舌嘴头和关岙小石龙,以及龙牙屿、龙骨礁和龙门礁。在衢山岛,则有大龙潭、小龙潭,有上龙礁、下龙礁,还有龙头岗墩等等。

  呈现之二:作业祭海。一种是一岛一岙举行祭谢龙王仪式。渔汛开始,第一风开洋,全岙渔民在沙滩上摆设供桌,燃烛焚香,奉上猪头、黄鱼鲞、年糕等,带头船老大领着渔民们朝着大海跪拜叩头。另一种是以渔船为单位进行。第一风开洋前,船老大吩咐伙计买来猪头等供品,在渔船的桅前舱甲板上举行祭龙王仪式。更有一季渔汛结束举行“谢洋”仪式,即祭谢海龙王保一汛平安丰收。此外,渔船在离开本地渔场前夕,和到达外地渔场后第一风渔船拢洋,也在船上举行祭拜仪式。

  呈现之三:庙宇广布。早先,在舟山各地的山岛之间,建有规模大小不同的龙王庙。据民国《岱山镇志》记载,仅岱山境内,历史上就“有龙王庙、殿、宫13处,龙潭5处,以龙为名的山、礁18处”(参见邱宏方《从民间祭海到海洋文化节》一文)。在解放前夕,舟山群岛有龙王宫、殿29处(参见陶和平《舟山群岛民间海神信仰与祭海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一文)。东沙镇西沙角老渔民刘品良说,“这里没有其他寺庙,只有一所龙王宫,而且造在海口边,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同上)

  3.海龙王信仰的世俗性特征。

  呈现之一:生活祈愿。海龙王信仰风俗也遗留在渔家生活之中,如婴儿出生,起名为“海龙”、“龙英”;婴儿满月办“满月酒”,长辈往往送上一枚雕龙的长命富贵锁,或是奉上一只包内藏有一枚“乾隆通宝”(借龙之谐音)字样铜钱的黄布香袋,挂于新生儿胸前。无论是取“龙”字之名,还是佩戴“龙”物,均系以龙喻人保安宁。渔家后生和渔家姑娘结婚,男家迎娶前的晚宴称为“龙聚饭”,意即龙凤相聚,家道兴隆。这些风俗,散发出浓郁的龙崇拜之风。

  呈现之二:习俗印记。在文化娱乐活动中,舟山渔民的海龙王信仰也表现得多姿多彩。如龙歌、龙戏、龙舞和赛龙舟;如渔民穿龙裤,龙裤上乡龙;春节之时调龙串门、舞龙挂灯;在住宅屋栋上塑龙,在屋柱上雕龙,甚至在俗称“七弯凉床”的大木床上用白骨镶嵌出龙图案。打新船时,在船头两侧钉上两只又大又圆的船眼,象征“龙眼”;新船打好下水时,要揭开封在“龙眼”上的红布,称之为“启龙眼”,犹如“菩萨开光”;而新船下水,渔民俗称“木龙赴水抛馒头”;抛馒头时,船主还要唱“木龙曲”:“新造木龙驶大海,八路神仙护航来。寅时开船卯时发,一网装重双满载。一双馒头抛过东,东边二条活蛟龙。青龙随船保太平,黄龙护船多顺风。”(引自王文洪《一种典型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文)等等,处处体现出对海龙王的崇拜。

  3.海龙王信仰的多元性特征。

  一方面,舟山地区海龙王信仰以东海龙王作为自己的主神,另一方面,又融合了多种信仰与文化因素。这主要是由舟山群岛地处东海的地理因素所决定。

  杭州大学教授吕洪年说:“龙王不同于一般的龙,它是众龙之王。海龙王与一般龙王又不同。海龙王住在水晶宫。水晶宫又不同于一般的龙穴岩洞。海龙王统率龙子龙孙,海中水族,并拥有世界上最富有的珍宝,俨然是海内天子,是人间帝王的翻版。”(转引自金涛《海龙王信仰与舟山渔民的双重心理》一文)民间认为四海有四大龙王。在《西游记》中,四海龙王演绎为“东海龙王敖广”、“西海龙王敖闰”、“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而四龙王又以东海龙王为首,因为“东”为尊位,按周易来说“东”为阳。其龙宫的所在地就在东海海域之中。因此,在舟山群岛,以东海龙王为中心,海龙王信仰与天上玉皇大帝、各路神仙,还有佛祖、菩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民间信仰体系。

  舟山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之中枢,北扼上海、江苏、山东,南接福建、台湾、广东,东邻太平洋之第一岛链,西连腹地深广之长三角。这种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与渔民特定的生存环境,使得海龙王信仰在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中形成了极强的流动性、交融性和包容性,不仅深受佛教的影响,也烙下了道教的痕迹,还有介于佛道之间的妈祖等,更有民间的地方神,如岱山石马岙的陈稜(他由历史人物上升为神)等。陶和平先生甚至认为舟山存在着“一岛一龙王,各村各龙王”的局面。人们说“海纳百川”,民间信仰也即存此理。舟山渔民这种走南闯北的生活习性,这种开放性的心态,直接形成了海龙王信仰中多种文化元素的包容性、多元性文化特征。

 [1] [2] [3] 下一页
 
来源: 岱山新闻网  作者: 许成国  编辑: 袁碧华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岱山中学一学子入选“英才计划”
诚信经营 为文明添彩
“岱马”开赛在即 酒店住宿预订火热
医疗救护应急演练 为“岱马”保驾...
我县全力推进新一轮水利民生除险...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岱山县经信局在绍兴银行岱山支行...
保护海盐晒制技艺 岱山海盐晒制工...
“助残月月播”活动助残疾人创业致富
强化消防培训 严守校园安全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