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频道(2013) > 2013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 > 各地祭海活动

岱山祭海——感恩海洋 人海和谐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3年5月23日 15:35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每年6月18日,岱山县都会在素有“华东第一滩”美誉的鹿栏晴沙海坛举行祭海谢洋大典,向世人传递“感恩海洋、人海和谐”的人文理念。作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祭海谢洋大典,正以其浓郁的海洋文化元素和浓厚的海岛文化底蕴,成为闪耀于东海之畔的又一璀璨明珠。

  祭海谢洋,最重要的环节便是恭请龙王。海龙王是渔民心目中的大海之神,它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喜怒无常,既能赐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渔民对它具有敬畏之心。靠海吃海的渔民们,自然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海龙王身上,于是形成了“出海祭龙王、丰收谢龙王、求雨靠龙王”,处处充满着浓郁的龙崇拜、龙信仰的氛围。此习俗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民间相传,岱山境内诸岛有四处海域藏有海龙王:一为长涂岛高鳌山的“娑竭龙王”,二为秀山乡与定海干缆镇交界海域的“灌门老龙”,三为岱东后沙洋的“棕缉老龙”,四为东沙角的“青石龙”。此四龙专司行善,深受当地群众的崇拜。岛上建有多处龙王宫(殿)、海神庙,有数十处以龙命名的地名,如龙头、龙眼、龙山、龙潭、求龙山嘴等。

  据舟山古志书记载,早在南宋时期,就有官方公祭龙王庙的活动。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宋孝帝下诏在舟山公祭东海龙王。嗣后,地方官每年六月初一为公祭龙王日。

  祭海在岱山历史上主要有“官祭”与“民祭”两种形态。最早有迹可寻的“官祭”是徐福祭海。据传公元前219年和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曾先后两次派遣徐福出海,派遣徐福采长生不老药,徐福抵岱山后,在后沙洋泥螺山搭起简陋的小祭台,祭祀大海和龙王,祈望保护远航安宁。隋时的骠骑将军陈棱,奉命伐琉球国(今台湾),海上遇雾,漂泊至岱山东北,杀白马祭海。宋建炎三年(1129),南宋皇帝宋高宗搭乘御舟赴岱避难,当他抵蓬莱后沙洋,觅见泥螺山上的古祭台,立即祭告天地、大海,祈求社稷安宁;是日又去白峰寺(今超果寺)驻跸,宋朝著名词人李清照为此而留下了千古绝句——《渔家傲》。至清康熙、雍正年间,祭海活动日趋频繁,海龙王信仰渐至高峰。

  在官方祭海同时,岱山民间也盛行祭海之风。目前岱山境内有龙王庙、龙王殿、龙宫8处,龙潭5处,以龙为名的山、礁等地名10余处,可见岱山渔民对龙崇拜之风尤盛,传承未断。每逢新船下水、渔船开洋、拢洋、渔汛结束谢洋等重大节日,通常在农历立夏大黄鱼汛、乌贼汛、鳓鱼汛、鲳鱼汛,渔船第一水出洋或农历六月初渔汛结束转汛拢洋,举行祭海仪式并相沿成俗,村村岙岙,相传相承。目前,岱山部分渔村仍沿袭着这一传统的民间习俗,保留了祭海的粗犷、纯朴的原生态文化风貌,展示着东海海域渔民龙信仰的独特传统文化与深厚的民俗内涵。

  据高亭一村年近80岁的老渔民郑野弯回忆,他从小就看见大人在海边和船上祭龙王的场面,此习俗直至解放前夕。建国后,渔区经历了“渔改”、“文革”的严峻考验,祭海被作为封建迷信遭受取缔。但改革开放后,一些渔民重新恢复了祭海活动。目前在岱山渔村高亭、岱东龙头、衢山鼠浪、东沙西沙等地,依然保留着古朴的祭海风俗。

 
来源: 岱山新闻网  作者:  编辑: 袁碧华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践行“两山”理念 护美绿水青山 |...
县域普通高中实现“一对一”结对...
我县召开安全生产(消防)和防汛...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县政府召开党组会议暨党纪学习教...
包村联网入户 岱山交投集团在行动
深化法治建设 助推共同富裕
一男子在岱非法行医 获刑6个月
世界嗓音日 | 义诊惠民 答疑解惑
“有声图书馆”进社区 居民阅读更...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