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花灯》是民间劳动人民一种自娱自乐的舞蹈,最早源于祭社中的社火,后来又融合了元宵灯节中的社火,在明朝时与民间小曲相结合,形成了现在的灯会。多出现在庙会、集会等民间娱乐节庆时的表演,可唱又可舞,有“农民杂剧”之说。演唱时内容和唱词多是演唱者即兴发挥,大多是抒发在生活中的爱与恨,乐与苦,因其“小型多样,表现生活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而被接受。
“闹花灯”又称“出会”一般在新年正月初十左右进行,在头年的农历十二月开始,就要开始做筹备工作了,如“筹划”、“出会”的活动形式和内容,选拔活动的“技术”人员及训练、筹集活动经费、制作或购买“花灯”等。《闹花灯》是民间劳动人民一种自娱自乐的舞蹈形式,规模大、内容较少,所以先有人们出资,人技艺才能的人,组织一班的排演。花灯闹,各种队形变化,队伍前后各有二只蜈蚣牌幅四人背,边走边舞,再前有火烂开路,中间有鼓船一只,船内鼓锣响器,还有大小和尚,青年姑娘,这样边走边舞边吹吹打打,游边半个秀山。每到一处大宅地,大和尚装香,小和尚运年,青年姑娘来桑,付彩头(钱),上半夜、下半夜到什么地方就吃半夜餐,中途放炮仗、打冲炮。十分有趣热闹。
“闹花灯”时间一般为一个晚上,从傍晚时分开始到深夜后才能结束。“轮灯”队伍绕行秀山各村落一圈,途径之处,引来众多的欢迎和观看群众,真是男女老少出动,岛山上下闹哄哄。“花灯”队伍前头有“冲”(即鸣放鸟枪)开道,随后是“甩火蓝”,紧接着是“鼓船”,有各种敲打吹奏的各种民族乐器队,随后是“大头娃娃迎新年、百岁寿星行”“采桑”(扭跳欢舞),场面十分壮观。
用彩纸、竹篾扎成各形各式的狮、龙、凤、麒麟等唱花灯的道具,服饰一般是色彩艳丽的古装戏服和特制的舞狮服等。
舞蹈:《大头娃娃迎新年》、《百岁寿星行》、《采桑》、《十大姐》、《踩连厢》等
音乐:《二徽锣鼓》、《作铜锣》
闹花灯习俗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演变到现在,还是很流行这种传统舞蹈。一般在正月十五才会表演。场面热闹壮观。这种习俗生存的生命力较强,会不断地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