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频道(2013) > 美丽非遗 人文蓬莱 > 表演艺术

民间戏剧曲艺——三百六十行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3年8月7日 16:56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三百六十行”,本地民间又称“见食迷化”,是岱山清末民初民间迎神赛会经常出现的类似“数来宝”、“顺口溜”的一种语言表演艺术形式。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最后一次迎神赛会中出现后,现已失传。其表演通常为二人,特点是表演者临时即兴编词,见到什么说什么,台词风趣幽默,一些观看迎神赛会的年轻女子常成为表演者的戏弄对象。后逐渐演变成方言快板形式。

  上世纪50-60年代,岱西茶前山村李祥龙运用"包袱"、"夸张"、"铺陈”等多种快板艺术手段创作了多篇方言快板台词,并用方言表演,诙谐、幽默、夸张、讽刺、纪实,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岱西民间称之为“李祥龙快板”。

  李祥龙创作的方言快板主要有:《赌博快板》、《说唱家乡改革好》、《火》、《勤俭节约三句半》、《说新闻》等,并多次参加县、市文艺演出,还曾获市文艺演出三等奖。

  方言快板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表演形式,非常有节奏性,琅琅上口,通俗易懂,深博观众喜欢。如今李祥龙因年事已高,不再创作表演。但方言快板在我县各地仍广泛流传,创作活跃,在县、村级文艺演出中时有表演。

  县文化馆编写的反映东海鱼类传奇故事的方言快板《大头梅童抬老婆》,在二十一世纪初深入全县渔农村表演,深受广大渔农民观众的欢迎。

 
来源: 岱山县非遗保护中心  作者:  编辑: 潘成汉  责任编辑:袁碧华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清明假期:以晴好天气为主
张文科节前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发放文旅消费券 激发市场新活力
我县获省第六届残疾人旱地冰壶锦...
旅企专题培训 提升服务水平
2025年流动少年宫活动启动 首站走...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九...
卢建波节前督查森林防灭火及安全...
县委常委会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
聚焦缩小“三大差距”与发展轴建...
 
中共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1420056
关于我们 | 电话:0580-44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