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走进俞陆军的年糕作坊,就已经闻到了阵阵米香。潜意识里就有一种观念,似乎这就是过年的味道。
走进作坊,穿过缸缸袋袋,终于见到了忙得不可开交的主人,露出三张被白米粉模糊了的面孔。
他们是这里的主人,45岁的俞陆军,以及他的父亲俞福祥和母亲毛秋娣。
就是这样的生产场景,让年糕在餐桌上洁白如玉,光滑润口,煮而不糊的美味形象更加生动起来。
俞陆军回忆,老头子做年糕已经四十多年了,这么多年来,每年年味最浓的时候,就是家里最忙的时候。
年糕选料讲究,精工制作,而且考验劳力。
八年前,子承父业,俞陆军加入进来,和父亲一同做起了年糕。
制作年糕的主材料不少地方都各有讲究,归根结底,年糕材料也反映了当地的种植特点,有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对于岱山来说,这里的年糕多用晚粳米磨粉制成。
选取优质晚粳米,洗净后用水浸泡一天一夜。
在俞陆军的作坊里,记者见到了四个大缸,其中两个大缸浸满了米。“90%的晚粳米加上10%的糯米,每个大缸650斤。”俞陆军说,一公斤的晚粳米届时可以做出一公斤半的年糕。
这些浸泡过的大米,出水后磨成粉,压去水分至不干不湿才恰到好处,粉碎后置蒸笼中猛火蒸透。
蒸煮中,俞福祥用手娴熟地将块状的粉粒揉碎,他说,不然会影响年糕的口感。
剩下的程序似乎都能用机器来完成,15分钟后,蒸透的米粉被放入机器。打压成长条形的块状固体,之后又被切割成一条条年糕,等待出售。
年关临近,年糕热卖。“每天一大早出门亲自卖,中午回来继续做。”俞陆军手上不停,嘴上笑着说。他和父亲分工合作,一个人去高亭销售,一个人负责东沙。
用他的话说,生意最好的一段时间其实已经过了,现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家庭都已经储备了过年年糕。“最忙的时候,作坊里那四个大缸全浸满了米。”
尽管最忙的时光已经过去,但这个一家三口的小作坊,一天仍可以卖出1000公斤的年糕。
中国的年文化总是离不开吃,年糕又有着“年年高”美好寓意,这些年来年糕一直销路不愁。“以前,人们劳力消耗大,年糕作为一种耐饥食物需求量更大。现在人们购买年糕更多的是尝尝鲜。”
与俞福祥一家人的交流中,记者发现年糕的制作销售史其实也是一部海岛社会发展史。物质水平的提升,生产方式的改进,让年糕消费更接近于过年期间的象征意义。
聊得久了,毛秋娣邀请记者尝一尝刚出蒸桶的年糕团,裹上豆酥糖,香甜润口,回味无穷。
边吃边聊,年味似乎也更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