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17时,随着高亭镇东海片区(庙后、南岙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签约工作的结束,原本驻点在此的36名我县各条战线上选派的干部,即将回到各自岗位。
30天,完成签约548户。从今年11月20日组建攻坚团队至今,他们“跑”出我县城中村改造的又一好成绩。
充分准备,有的放矢
东海片区(庙后、南岙地块)地处新老城区接洽处,紧邻城区主道长河路,地理位置好,同时此处属于混居村,除东海村居民外,更有大岙一村、大岙二村、蓬莱社区等居民居住,人员结构复杂。
常言道“谋定而后动”,只有打有准备的仗,才能确保征迁工作的顺利推进。针对该地块的客观状况,在调查摸底阶段,东海片区工作人员全体“下沉”到一线,不仅“到户”,而且“到人”,确保信息摸透。“把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透,才能顺利推进征迁。”县治危拆违现场指挥部指挥长金央欢说。
在征迁工作组的人员安排方式上,县治危拆违现场指挥部采取“新老配合”的分组方式,保证每个小组同时拥有征迁经验丰富的“老兵”和新鲜血液,做好“传帮带”。
乐雪军就是这样一位“老兵”,从2006年高亭镇工业小区开始,他就奋战在征迁工作第一线。他说,把工作做好的第一步是“把政策吃透”,无论老百姓问什么方面的政策都要第一时间讲清楚,“决不能现翻书本,更不能出现差错。”
在“老手带新手”的良好氛围之下,各工作小组积极互帮互助,各小组之间有成功的经验相互借鉴,有良好的资源共同分享,进度快的帮助进度慢的,遇到征迁难度大的集体协商、集中攻坚。
以诚相待,全力促迁
11月20日,36名我县各条战线上选派的干部全体进场集中办公,深入一线,发扬“5+2”、“晴+雨”精神,连续作战,全力推进补偿安置签约工作。
东海片区历史遗留问题、集体土地买卖纠纷问题较为突出,如应拆未拆、少批多建、架空层、阁楼、加层等,这也极大地考验工作组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县治危拆违现场指挥部确权组组长胡丕回忆,有一户居民不认可土地证上登记的土地使用面积,拒绝签约。“为彻底弄清楚情况,确权组多次上门实地查看、勘测,并反复查阅相关资料。”最后,根据土地审批面积相关文件,为该户被征收人争取了该享有的面积。
在签约工作开展过程中,县治危拆违现场指挥部对征迁安置政策做到严格执行,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姿态,坚决贯彻“先签不会吃亏,后签不会多得”的原则,让“先签约的没顾虑,想讨价还价的没胃口”,严格保证政策刚性,坚守底线,绝不动摇。
在签约期间,县治危拆违现场指挥部每晚按时召开工作例会,进行问题“一对一”分析,在政策范围内尽最大可能予以解决。“当天发现的问题,当天解决!”金央欢说。
风光可期,未来已来
“在征迁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些老人,他们对居住多年的房子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愿意离开,”治危拆违现场指挥部东海片区综合组组长曹斌回忆道,“说实在的,我们能够理解。”最终打动老人们,让他们在协议书上签下名字、按下手印的,是工作人员们对城中村改造后的东海愿景的描绘:环境更优美、生活更便捷……
“有一位老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他愿意签下协议。”曹斌介绍,补偿安置签约工作的完成,并非意味着城中村改造工作的结束。下一阶段,县治危拆违现场指挥部将继续按照“质量一流、环境优美、设施完美、群众满意”的要求,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让这一片的村民早日“进城”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