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老房子,大红灯笼高高挂……7月14日晚,第九届岱山东沙古渔镇弄堂节暨2018年舟·婺·莲·甬非遗大联展热力开幕,万名当地百姓与游客举杯共贺。
与往年不同是,本届弄堂节打通了北宴、西市、南园、东街及中区。除渔家千人宴外,置身其中的游客、百姓还能吃到特色美食小吃、欣赏各地非遗展演,体验别样的古镇风情。
傍晚时分,在古渔牌楼外,渔家盛情的迎宾仪式拉开了本届弄堂节的序幕。舞龙、腰鼓、马灯等节目轮番登场。往里走,在北宴,百余张圆桌已沿街一字排开。东沙香干、凉拌海蜇皮、蒸鱼鲞……多道特色的渔家凉菜添上桌,流水席即将开宴。“一桌难求。”来自定海海之星健身舞队的带队老师郝女士告诉记者,很遗憾去年没能参加,今年早早报名,总算是订到了。“太热闹了。”来自上海的姜先生说,这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千人宴,家人们很开心,明年还想再来。
作为东沙弄堂节的重头戏,千人宴一般每桌10人,百桌为限。“今年的千人宴从以前的100桌左右暴增至约300桌,超过一半是当地居民自己操办的。”东沙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古渔镇吸引了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游客。
穿梭于古渔镇的弄堂里,或是驻足在聚泰祥楼下一赏天涯歌女的风韵,或是坐在老百货公司木凳上感受布袋木偶戏的趣味,还有小童邀您买一份报或是一束鲜花……在这,角角落落都能找到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一年就只能吃到一次。”吃着心心念念许久的鸡腿面包,小钟姑娘和她的同伴显得格外高兴。除了本地的沙洋晒生、三和兴传统糕点、特色石花等美食外,还有美食一条街里,吸引了不少“吃货”的垂涎驻足。“今年特别热闹。”60多岁的金碧君老人搬了一把小竹椅,摇着一把蒲扇,正惬意地在自己门前纳凉。她说,随着政府对古镇不断的投入,古镇一天比一天好。“让一让,上菜了……”18时许,一声吆喝从人群中传来,笑容满面的渔嫂们拉着小板车,将一盘盘口味地道的舟山家常菜端上桌。
此时,在非遗博览园里,形态各异的手工技艺吸引了不少小朋友与家长的围观。“第一次来岱山,感觉很棒。”来自宁波慈溪面人传承人的黄阿姨告诉记者,自家祖祖辈辈都会捏着小面人,希望能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风景好,老百姓也很热情。”来自金华的婺城棕编手艺传承人叶至洪告诉记者,借着此次山海合作,有机会在岱山与四地的非遗传承人们共同交流、相互学习,让他觉得收获颇多。
非遗展演大舞台上,舟山锣鼓、舟山船拳、嵊泗渔歌、渔家风俗表演等颇具渔家特色的节目轮番上演。来自金华、丽水、宁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打湘莲、婺剧等节目让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欢呼不已。“还有外国人演出,好看!”附近居民曹先生满是自豪道,“岱山真是一年更比一年好。”
这夜,盛大的民俗文化让整个东沙古镇沉浸在热闹欢腾的氛围中,人群久久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