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挖掘盐碱地开发潜力,日前,浙农耘科(岱山)农业有限公司联合湘湖实验室在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盐碱地大豆试种项目,利用微生物菌剂,提高大豆对盐碱地的适应性,培育筛选大豆新品系。
今年6月初,湘湖实验室土壤健康与菌肥智造团队在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一隅试种了5亩大豆作物,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近期,大豆进入生长期,该团队开始系统观察、评估微生物菌剂对盐碱地大豆生长的促进效果。
“这次主要是来检查大豆的生长情况以及结瘤情况,盐碱地很困难的因素就是不能根系结瘤,但是通过使用我们的菌剂后,发现大豆可以在盐碱地里结瘤。现在,大豆还处于生长期,后期估计还能结出更多的根瘤。”湘湖实验室土壤健康与菌肥智造团队研究员贾保磊说。
植物结瘤是指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形成的根瘤,根瘤菌可将空气中的氮气转换为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素。该团队从全国各地的盐碱地中分离多种微生物,经过实验室多种手段筛选,最终锁定了三组适合盐碱地大豆生长的微生物菌剂,现已在大豆田间试验和示范推广中应用。
“3号大豆试验组是最好的,发现大豆根上有部分根瘤,在第一次试验当中,我们就取得了初步成果,感到很欣慰。”贾保磊说。
近几年,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已成为我国农业领域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此次盐碱地大豆试种,或将促成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大豆种植从无到有。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同科研院校进行持续合作,筛选出比较适合盐碱地种植的一些品种,以及适合盐碱地的一些农资化肥产品,丰富我们盐碱地的种植品种条目内容以及农化选择。”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现场负责人周理达说。
据悉,该批试种大豆将在今年10月份进行测产,根据产量情况,将筛选出最佳品种和菌剂的组合,在产业园内进行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