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看懂城区成长故事,和其背后的群众获得感
前几日,一批退休老干部参观岱山城区变化,走了县内几个标志性建筑,半天时间就过去了。老人们感叹,在十多年前,就算看完整个城区,也用不上半天。
曾经盐田变今日新区
建成区面积扩大8倍
海上花园城蓝图徐徐展开
县住建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上世纪50年代,我县建成区面积仅约1平方公里,到2017年末,建成区面积扩大8倍多。
上世纪70年代始,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城区逐渐向东、西两侧延伸。
1994年8月,岱中浪激渚及圹墩2个村部分地区约2.7平方公里面积,辟为工业开发区,划入城区范围。此后,近郊区的山外、大岙、庙后等12个渔农村相继划入县城范围。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我县县城主要是老城区。2003年,县城开始向东新建面积为3.8平方公里的竹屿新区。县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县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县城面积不断扩大。
截至2017年末,县城范围东起海滨;北至开发区西端;西至工业开发区;南至陆域岸线(含山外对港山),总面积约15.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8.36平方公里。
据县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县县城面积的不断扩大离不开规划引领,走出了一条不断适应时代发展新形势的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发展轨道。
从1984年的《高亭镇总体规划(1984~2000年)》中打造以渔业经济(包括水产品加工)为特色的海岛城镇,到1987年起“大岛建、小岛迁”战略进一步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再到1993年《高亭镇总体规划》中形成呈带状的城区建设格局。在2017年底,我县完成《岱山县域总体规划(2017~2035)》初步方案,进一步指引岱山城市建设发展走向,县城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
砖木平房变现代公寓
建筑面积增长300倍
百姓居住条件日新月异
“上世纪60年代,我们住的是砖木结构的平房,一个房间,一个厨房,没有卫生间,面积30平方米。到上世纪90年代,住进了楼房,房内有了卫生间,用上了抽水马桶。”40年过去,看着周围的高楼,今年70多岁的王阿婆感叹,岱山变化真快。
上世纪50年代初,高亭城区共有各类房屋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平房居多;80年代初,实有房屋建筑面积42.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新建房屋中多数为砖混结构的楼房。
1990年,实有房屋建筑面积93.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8.1万平方米,多数居民户拥有1套经济方便、布局合理的住房,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2003年起,启动竹屿新区建设,居住用地和行政中心向东扩展。新区总面积约4.28平方公里,至2009年基本建成,房地产项目开工面积累计超过73万平方米。至此,城市房屋建设暂时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家住浪琴花园的金女士说,2008年她在竹屿新区买了一套房子,“当时附近都是荒地、盐田,比较偏僻,不到10年,竹屿新区也成了住宅集中区。”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县城区实有房屋建筑面积1513.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41.67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2.97平方米。
从文化到商贸
城区新地标不断涌现
城区发展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傍晚时分,文化广场上热闹了起来。欢快跳着广场舞的,三五成群散步的,小孩们练习骑行、滑板、溜冰的身影……一派其乐融融的场面。然而这样的情景在2002年前是很少看到的。
据了解,1984年和1987年,我县曾分别在人民路、安澜路修建县工人文化宫和县青少年宫作为市民的休闲文化场所,后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拆除。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我县在高亭城区中心地段新建文化广场。广场主体建成于2002年,文化中心建筑群由影剧院、图书馆和青少年宫组成,于2003年投入使用。
紧邻着文化广场的日达广场是集超市、餐饮、卖场、影院为一体的半开放式大型商贸综合体,于2011年3月开工建设,2013年初开始试营业。现在该广场成为了我县继安澜路后的又一个商贸繁荣新地标点。
近年来,我县以“品质岱山”建设为发展方向,要把岱山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最干净最美丽的品质之城。因此,岱山将以全国独具魅力的海岛品质城建设为核心,不断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和功能等级提升,重点突出岱山本岛一体化和产城融合发展特色,着力推动城市建设“颜值”、内涵齐头并进,努力实现城市建设品质、市民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品质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