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频道(2019) >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放歌70年”征文活动

走读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9年9月18日 14:36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长条型的衢山,横卧在钱塘江口外,东西长南北窄,岛的边缘都是山,到渔耕碗,两边的山会合,形成一道山岗,将衢山岛拦腰一截,这上下两段俗称上高头、下底头。

  岛的形状决定了衢山的公路走向与路网结构,岛上其实只有一条公路:从岛斗出发时,还能走得四平八稳,过了桂花,公路变得弯曲起来,因为此时,公路开始沿山脚而造。兜兜转转地到了渔耕碗,坡度陡升,一直升到渔耕碗岗墩,又开始一点点下降,到了四平,公路分叉,一头迂回曲折地向田涂而去,一头曲折迂回地向石子门而来。

  我家就在去石子门的半路上,一个叫沙领峧的村子。村子有个大名,叫沙龙,由沙领峧、跳板头、黄沙岙三个自然村组成。一听这名,就是典型的海岛味道。沙领峧岙最大,大队自然设在这里。我上小学三年级时,村里建起了新校舍,在离我家一华里处,介于沙领峧与跳板头之间的一处山脚下。

  小学毕业升初中,还是在老地方里读。后来一打听,小学办初中,是普遍现象。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人口大爆发,到了七十年代,农村大办小学,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初中校舍与师资都不足,没办法,初中生继续在各自小学里读书,老师么,就是教小学的老师,将就将就。

  我在村里小学读了一年初中,二年级时转校到乍门中学,那是我们公社办的学校,条件当然非村小能比。不过离家远了,走路要四十分钟。为什么说走路而不是坐车?因为没有公交车。那时,衢山公交线路只有一条,从岛斗出发到田涂,再从田涂出发到岛斗。

  我是上高中才知道有“走读”一词。心想,上学,不就是要走的么?区别只在路的长短,花的时间多少而已。上乍门中学,我寒来暑往地走了两年,早上六点多出门,中饭在学校里吃,傍晚放学回家,风雨无阻。那时,衢山没有几辆车,路上半天才会开过一辆卡车,似乎这公路是为我一人而建,我可以放肆地走着、跑着、跳着。大多数时间,上学放学我独自一人,走在路上,手里拿着一册书,边走边看,看见路边有朵野花,顺手摘下来,夹在书本里,一路走来,书中夹满了花香,快到家时,抖抖书本,将花撒在路边的小河中。

  高中在岛斗,大衢中学。家在岛斗或者太平的同学,他们不住校,早上来,傍晚回。我离家较远,周五晚上回家,周一一早回校,其余时间住在学校。也算是“走读”,或者叫“半走读”。回家,或者去学校,我还是走着。出门,到东岙,拐上一条海塘,海塘那头是鸡冠礁,然后爬山,山路崎岖,下半段山路边是开垦出来的山地,上半段是松林,黑松,衢山的主要树种。山路也变得陡了,爬到山顶,就是在冬天,也让人浑身发热,山顶上有一支连队,路边就是连队的操场,时间还早的话,就站在路边看一会战士们出操,顺便吹吹风。往来次数多了,认识了几个战士,就走过去聊几句,然后挥手告别,继续我的路程。

  下山就比较舒服了,走的是大路,因为山上有连队。路下山坡松林中有几间四四方方的建筑,知道是粮库。山脚下有一个小水库,下面就是石柱湾村。

  石柱湾村有公交车站,我一般是不坐的,除非刚好有公交车来,但这种情况很难碰上。离下一站桂花园站没多少路,舍不得花5分钱,还是走,心想,到了桂花园再坐车吧,可是走到桂花园,又一想,车子不知什么时候来,等着,还不如走,这样一站站地走过去,一直走到枕头山,学校在望了。

  初中两年,高中三年,走读的时光真的很好,我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有苦涩,有开心,有少年倔强,也有一路的风光相伴。

 
来源:岱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吴常良 初审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换季清洗需求激增 洗衣行业迎来“...
爱国卫生月 防蚊灭鼠正当时
东沙镇:邻里互助 公益助残
我县启用渔船电子证书
五一假期临近 我县旅游市场开始升温
【实干奋进年】唯实唯干 奋斗奋进...
“妈妈的味道”·岱山抖音厨艺挑战...
全县小学生篮球赛开赛
助力就业创业 开放大学岱山学院技...
我县出台非居民管道天然气价格上...
 
中共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1420056
关于我们 | 电话:0580-44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