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召开的全县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大会提出,聚焦创新平台打造、聚焦创新主体培育、聚焦产业创新赋能、聚焦创新人才引育、聚焦协同创新,要推动科技、人才、金融等更多要素集聚,打造引爆点,依靠创新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这一战略冲锋号在岛城引起强烈共鸣。
点燃科技创新引擎
激发转型内生动力
当前我县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技术创新等要素支撑。对此,我县积极作为,让科技创新成为实现岱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之一。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全县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到18.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了343%;建成1家省级海外研发机构、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7家省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科技创新评价指数排名跃升全省前列。
舟山神鹰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贤安坦言,企业里,普通劳动力必定会被机械化、自动化以及科技力量代替,“迟早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何不早一点施行。”
厚植创新发展沃土
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琪海告诉记者,今年,我县在全市率先设立重点关键技术“科技悬赏奖”、产学研合作补助等激励措施,并实施研发了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加速全县技术创新步伐。
“下一步,我县将重点抓研发和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得分项,持续深化规上企业研发活动精准帮扶行动。”赵琪海说,同时,将以科技创新中心为总平台,全力构建“一平台三条线”为支撑的高水平科创机构体系。
同时,我县不断加大企业科技研发支持力度,全面落实税收普惠、研发经费奖补等政策,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激发企业创新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任贤安介绍,企业每购进一台设备,除了国家补助外,还可以抵扣税费,企业成本减轻了不少。
浙江舟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明富告诉记者:“此次县里为我们企业的舟富应急保障食品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拨付了150万元的补助,我们在引领人才、引进人才、科技研发上有了更强的信心。”
打造引才聚才磁场
构筑科技创新高地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我县也着力把人才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着力营造科技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全县首个甬舟人才一体化发展飞地的正式投运,双招双引阵地被前沿至宁波,我县走出了一条“工作生活在外地、创业贡献为岱山”的全新路径。
“我们岱山需要各类人才,引进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也是关键。”中交三航局舟山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立奇说,在做好自身科技工作者工作的同时,他会坚持把技能传授给新进徒弟,为企业发展培养、留住更多的人才。
县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姚富斌介绍,近两年来,全县对人才政策的制定也有了更大的突破,尤其是在大学生专项政策、柔性引才政策等方面,有了很多的考虑,补助项目更全、适用群体更广、奖补力度更大。
人才聚,事业兴。美丽岛城正散发着更多魅力,吸引着人才不断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