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深远海风电海工装备制造基地,从筹建到试生产再到首台套下线,仅用四五个月时间。产业项目“加速度”的背后,离不开我县优化营商“软环境”、解码发展“硬核力”的赋能。
深远海风电海工装备制造基地投产初期,基地一时没有员工生活区,员工住宿暂时得不到解决。属地乡镇秀山乡得知情况后,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员工的生活问题。
“自3月前确定要来秀山生产后,我们立即跟上服务,关于工人住宿问题进行多方协调,最后确定在秀北的一家酒店统一住宿。后续如果有其他困难,我们也会及时跟进再协调解决。”秀山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余高峰说。
基地生产推进中,大件物料运输也遇到不小阻力。今年4月,首批风机组装物料进岛,遭遇风机外壳尺寸过大、装卸运输难题。县属相关部门联合乡镇,群策群力,仅用1周时间,打通风电机组物料运输通道。
“得益于岱山良好的营商环境,特别是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配套,给了我们企业很大帮助。”上海电气之屹(浙江舟山)风电装备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裕康表示。
近年来,我县依托海洋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海上风电、渔光互补、储能等绿色能源领域多点开花。此次“深远海风电海工装备制造基地”的建成投用,进一步优化我县新能源产业结构,助力岱山成为长三角重要的绿色能源枢纽。
“风电是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海上风电又是其中重点的一块内容。这个项目是亮点工程,它的建成对我们是有益补充。”余高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