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狼牙山,南有大鱼山。1944年8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海防大队开辟海上根据地,76名战士驻守大鱼山,与数倍日伪军血战七小时,铸就了“海上狼牙山”的悲壮传奇。这一战虽规模不大,却以寡敌众、气壮山河,展现了永不褪色的铁血军魂。《岛城抗战记忆》还原那场海上狼牙山的铁血传奇、聆听历史回响。
滔滔东海潮万卷,孤悬鱼山一水间。巍巍铁军忠烈血,誓灭倭寇昭九天。鱼山岛,一座曾经的悬水小岛,80多年前,这里曾爆发一场气壮山河的鏖战,被誉为“海上狼牙山”之战。
走进渔山村红色传承馆,仿真武器、褪色军装静静陈列。新四军战士登岛时所穿的土布衣、脚上的百纽草鞋,无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1944年8月21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海防大队一中队76名指战员为开辟海上游击根据地,登上大鱼山岛。饱受盗匪侵害的老百姓见这支队伍纪律严明、举止文明,纷纷走出家门迎接子弟兵。
“解放军睡在外面的地上,穿着草鞋,看着不像坏人,而且他们到了后,帮老百姓挑水、劈柴,给老百姓送米、看诊,当时百姓就在想竟然有这样的人民军队,之后大家就把自己的家腾出来做司令部,军民关系相当好。”舟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岱山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林通玙说。
然而,因汉奸告密,1944年8月25日一早,500多名日伪军在飞机、舰艇掩护下,把大鱼山围得水泄不通,并向岛上的大岙岗、打旗岗和湖庄头发起进攻。面对八倍于己、武器精良的敌军,海大一中队全体指战员毫无畏惧,殊死血战,多次击退敌人疯狂进攻,最后,战士们弹尽粮绝。
“机枪手挣扎爬起,抓过抢来的机枪就一顿扫射,有的抱着日本鬼子一起跳海,有的拼刺刀。从早上打到下午,整整7个小时。这场战斗,我们新四军打得非常勇敢!”林通玙说。
7小时激战,76名新四军战士毙伤敌军百余人,43人壮烈牺牲。英勇的不只是战士,当时,大鱼山村民们也冒死营救、掩护新四军战士。渔嫂夏杏花将两名被俘战士藏进自家木柜。
“夏大娘把战士拉进家中藏于木柜,上头用番薯干盖上,另一名战士也被村民掩护着躲进了山洞,为什么还有30多人活着?就是因为军民关系是非常深的!”林通玙说。
村民王阿品将被俘后跳海逃生的战士李金根救起,并掩护其离岛。王阿品曾孙王凯说:“李金根被日本兵俘虏之后,从军舰上跳了下来,在海面上被日本兵射伤了小臂,被我曾爷爷救了起来,藏到了山洞里。据说当时,我曾爷爷也是把家里唯一的棉花被送给了受伤的战士李金根。”
解放后,村民们自发将散葬各处的烈士遗骨集中迁葬到主战场大岙岗,并在山顶立起花岗岩石碑。1988年,岱山县人民政府在大岙岗山腰上修建了大鱼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林通玙说:“鱼山的老百姓在每年七月初七都会风雨无阻地前往烈士塔祭拜烈士。”
2015年,渔山村整村搬迁到高亭镇板井潭区域,建立渔山新村。2021年12月,村内落成“红色传承馆”,还原那场海上狼牙山的铁血传奇、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曾经的亲历者大多已经逝去,但通过讲述,那场激烈的战斗得以重现。我们必须将这段历史一代代传下去,让后人永远铭记英雄的事迹。”高亭镇渔山村党总支书记曹海维说。
如今,这座传承馆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那段光辉的革命斗争史,正穿越时空,在新时代继续闪耀精神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