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秋凉,手足口病进入流行高发期,近半个月来,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手足口病就诊量有所上升,呈散发态势,婴幼儿和儿童作为易感群体,家长和托幼机构需提高警惕。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患者以学龄前儿童为主,5岁以下儿童尤其易感,其中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需重点关注。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患者的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部分患者还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促进科主任朱晓洁表示。
在传播途径方面,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飞沫和消化道三种途径传播。专家解释,日常生活中,孩子密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疱疹液,或是接触到被患者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衣物等物品,都可能被感染,要格外注意卫生防护。
“日常预防手足口病,要抓住5个要点: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孩子的玩具用品也要及时清洗消毒。另外,建议6月龄至5岁的儿童尽早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朱晓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