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无数管廊纵横交错,储罐、炼塔、加热炉如星罗棋布。当下,鱼山岛正孕育着我国石化产业的新未来。而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鼎盛石化”),这家注册成立仅不到7年的维保企业,凭借其独特的引才、育才发展模式,为石化行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能工巧匠,为基地运行提供人才支撑。《实干奋进·向新前行》带你走进鱼山岛,解码海岛工匠的“匠心摇篮”。
夜幕降临,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灯光璀璨,驶入“新时代大道”,犹如进入一座钢铁之城。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生产装置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不眠不休。是夜,鼎盛工匠学院内,更是灯火通明。
“公司各项目部、科室管理部门主管和副主管,包括经营、申管、后备组长等一起来进行跨专业的培训。”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教培主管王立波说。
众所周知,这是目前世界上投资最大的单体产业项目之一。面对如此庞大的产业规模,要维护其行稳致远,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维保技能人才队伍尤为迫切。人从哪里来,路要怎么走?现任鼎盛工匠学院的技能导师刘占彪还清楚记得2019年那时的光景,“刚开始招人真的十分艰难,大家就到处去找,去了好多地方招人。”
甘肃、河南、山东、黑龙江……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朝着岱山奔赴而来。社招成为企业发展初期招贤纳才的主要途径。“专业的事需专业的人干”。与此同时,浙江鼎盛石化又将目光瞄准高等专职院校,与其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在高校开设“鼎盛订单班”,培养招引专业人才,出资开办“鼎盛工匠学院”,培育高技能人才。
“招进来的大专生、本科生,普遍没有现场实战经验,所以我们创建工匠学院,初衷就是让他们会安全、懂干活、能作业。”王立波说。
来自甘肃的小伙蔡鸣仅用不到4年的时间,先后荣获省市青年岗位能手、市首席工人、“浙江工匠”等一连串的成绩和荣誉。这样的“匠才”在浙江鼎盛石化不断涌现。
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鱼山项目二部区域技术主管蔡鸣认为:“公司大力发展培训,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晚上这么多人都在这儿学习,非常充实。”
“师徒结对”“青蓝携手”,让“匠心”得以传承。在人才首位战略的驱动下,企业技能人才从原来的十几人增至现在的近4000人。有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就有了强劲发展的潜力,浙江鼎盛石化正谋划新一轮的发展架构。
王立波表示:“业务范围从最初的鱼山岛,扩展到金塘、萧山,未来还将覆盖内蒙古、重庆,甚至进军沙特!更关键的是,我们整合各专业力量,实现项目的整体打包承接。”
记者手记:清一色的工装“蓝”,映照着奋斗的光环,年轻的脸庞,闪耀着热血和梦想。蹲点浙江鼎盛石化,我们被一种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氛围深深感染。在这里,“师徒结对”是匠心传承的纽带,“青年成材”是企业动人的风景,而“匠心摇篮”让每一个青年的梦想扬帆启航。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用奋斗奋进,助力企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