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县财政局坚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持续提升教师待遇保障水平,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和素质提升,在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写下一份厚重的“财政答卷”。
打开财政资金监管平台,一连串的数字清晰明了:引入、续聘3个甬上名师工作室、新聘3名银龄讲学教师、考察24名定向委培生……关于教育人才专项资金的投入,每一笔都对应一张“人才清单”,教育人才“蓄水池”持续扩容。
据了解,教育人才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引进高学历、高水平教师,保障银龄教师讲学支援,打造骨干教师团队,不断优化教育人才结构。今年,我县还安排64万元中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补助经费和20年班主任育人先锋奖励经费,着力提升优质教学人才待遇,充分激发队伍活力。
海岛交通不便,县财政局把“补贴”做成“算法”:以离岛距离、任教年限、学科紧缺度为维度,自动生成“差别化补贴”金额。“让海岛教师在基层执教更安心。”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今年我县专项安排70万元衢山教育经费,用于该片区教师的培训与奖励;年均发放乡村特岗教师津贴132万元,惠及教师201人次;年均发放农村教师任教津贴补助158万元,惠及教师445人次;年均发放乡镇工作补贴范围内教师补助364万元,惠及1295人次。
用政策托举,用资金赋能。今年上半年,县财政局还为教师队伍建设准备了一份价值243万元的“成长大礼包”。这份“大礼包”的背后是一张“进阶路线图”:我县选派45名青年教师赴杭州名校考察培训,13名优秀青年教师赴杭七中、慈溪学校、镇海中学等校挂职跟岗,6名教师参加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审后备人选培训,2名教师参加2025届浙派名师培训。
窗外海风烈烈,窗内书声琅琅——这或许是县财政“三向发力”最动听的注脚:让每一名教师都成为照亮孩子未来的“灯塔”,让教育真正成为“海岛振兴”最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