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固定资产投资安排重点
1、指导思想和原则
围绕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和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为目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现代管理技术为主要内容,以行业骨干企业为重点,在实施战略性调整和重组的基础上,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把扩大造船能力的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上来。进一步重视船舶配套企业的技术改造。注重发挥增量对存量资源的激活和带动作用,促进能力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为船舶工业在世纪初的进一步振兴奠定物质技术基础。
具体原则是:
(1)优先安排国际竞争能力较强的重点企业的“九五”续建项目,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参与国际竞争。
(2)重点安排对实现“十五”目标有重大影响的少量造修船及配套骨干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3)积极安排经济效益较好的中小型造修船厂及配套厂投资项目,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4)坚决制止造修船基础设施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2、建设规模
“十五”期间新增造船能力(包括在建项目)约为350万载重吨左右,这部分能力的增加将主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效率的途径获得。到2005年全国造船能力扩大到850~900万载重吨。
根据造船发展规划,船用低速柴油机的生产能力在“十五”约有70万千瓦的较大缺口,因此除通过对现有低速机厂充分挖潜进行技术改造外,重点支持其中少数骨干企业进行一定规模的基本建设项目投资。
“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初步规划为:总体投资规模为210亿元,其中:
基本建设投资 108 亿元(银行贷款51亿元,自筹57亿元)。
技术改造投资102亿元(银行贷款60亿元,自筹42亿元)。
3、“十五”期间的重点项目
为了确保“十五”发展目标的实现,拟安排实施和开展前期论证的重点项目包括:
---造船方面:实施上海外高桥造船基地一期工程的续建和二期工程,实施大连造船新厂、大连造船厂、江南造船集团、沪东造船集团国家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一条龙” 项目。重点对福建省泉州斗尾大型船舶修造厂、江苏靖江新建10万吨船坞及配套工程、青岛海西湾造修船一期工程、浙江舟山长峙造修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修船方面:
重点对广西防城港修船项目、宁波北仑港修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船用配套设备方面:
实施大连船用柴油机、大连船用推进器厂、大连船用阀门厂国家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一条龙”项目,武汉船用机械厂、正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庆船用柴油机厂“国债”项目,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船用柴油机生产线技术改造工程;重点对大功率船用低速柴油机、新型中、高速船用柴油机、船用特辅机、船用自动化等设备提高技术水平、实现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曲轴项目,力争实现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