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蓬莱乡多天后宫,一是与本地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渔业逐渐成为民生经济有关;二是受当时官府倡导崇祀“天后”影响,渔区形成宗教信仰趋同;三是渔场作业中,外地渔民与本地渔民互相传播促进。
考证蓬莱乡的渔业历史,早在唐代本乡之民已以海为利,以渔为生。但是,当时的渔业既分散又简单,工具极为落后,一般只在浅海滩涂捕鱼捉蟹、拾取贝类,对大海的丰富资源只能望洋兴叹。北宋后期渔业渐有开拓,外来渔船在蓬莱乡一带海域捕鱼十分踊跃,成为东南沿海渔民捕捞大小黄鱼的渔场。由于渔场在大小洋山岛附近海面,故生产汛期称“洋山汛”,所捕大小黄鱼谓“洋山鱼”。宋宝庆《四明志》记载:“三、四月,业海人每以潮汛竞往取之,曰洋山鱼,舟人连七郡出洋取之”。每年清明至端午,沿海有7个州府的渔民在崎岖列岛海域争先恐后地捕捞大小黄鱼。而当时的蓬莱乡只有北界村和衢山村的少数村民,因与渔场较近以渔为业。后有文人感叹“近水楼台不得月”,此乃经济落后所致。
元代,蓬莱乡的渔业有较大发展,官府开始在当地设盐局售卖渔盐,并向当地渔户征收沙鱼皮、鱼胶之类实物充抵税赋。据史料记载,元至元三十年(1293),“昉于燕参政之奏,于海边捕鱼时分,令船户各验船料大小,赴局买盐,淹浥鱼鲞,大德元年(1297)至买八百余引(注:元代每引合今200千克)。并从至元十八年(1281)起,官府向渔户征收鱼物税赋,蓬莱乡每年须缴沙鱼皮77张,占全县94张的82%,渔业已居全县之首。
明初,朝廷采取“清野之策而墟其地”的消极政策对付倭寇侵扰,蓬莱乡废,居民被迫迁入内地,一乡之地成荒岛。迁居浙东沿海的渔户,迫于生计,仍犯禁出海捕鱼,乘潮汛往来偷偷采捕大小黄鱼。至万历年间,官府管理渐松,只要办理执照、缴纳税银,允许出海捕鱼。万历《温州府志》记述:“沿海居民以渔为生,立䑸长管束,量船大小,纳收税银,给与由帖,方许下海采捕。每年三月,黄鱼生发之时,许其结䑸出洋捕鱼”。但是,不许渔民暂居海岛,设厂加工鱼鲞。因此,渔民的生产时间受到限制,非但产量不高,没有及时加工,鱼也要变质。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湾收复,郑氏政权归顺清朝,大清一统,海疆安宁。次年,朝廷颁发解除禁海令,沿海渔民能出海捕鱼,被弃管的浙东沿海岛屿先后招民开发,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康熙二十七年(1688)展复舟山,置定海县蓬莱乡。据《岱山镇志》记述,“岱山自有明起遣以后,土著老民靡有孑遗,至清初展复来此者,均系捕鱼樵采及负贩等为业”。康熙三十三年(1694),在岱山岛定居的只有二百余户。而当时,苏、浙、闽三省渔民赖以谋生的舟山群岛大小黄鱼渔场,已从崎岖列岛一带海域延伸至岱衢洋、黄泽洋、灰鳖洋,岱衢洋则是中心渔场。因资源丰富、生产方便,大陆渔民先后迁居蓬莱乡。康熙年间,岱山渔民从镇海澥浦引入流网作业。此后,高亭的鳓鱼流、蟹流和长涂的黄鱼流都很擅长,在浙东渔区很负盛名,成为传统作业。乾隆年间(1736-1795),大对作业从鄞县东钱湖传入秀山、岱山虎斗及东沙、衢山四平等地。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舟山渔场所属的马迹、大戢、洋鞍、中街山等与蓬莱乡毗邻的渔场先后开发,捕捞作业区不断开拓,舟山渔场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渔场,也是世界最大的渔场之一。期间,蓬莱乡各种生产渔船规格增多,大对、流网、张网、大捕等渔船渐趋定型,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渔民从农渔兼作分离,专事海洋捕捞。居民聚居也自然分成农业岙口与渔业岙口。渔业成为本地人民的主产业,跃居农业和盐业之上。
据不完全统计,光绪年间(1875-1908)蓬莱乡主要渔业作业:吨位10-15吨大捕船近200艘,每船5人作业,主要分布在岱山岛和衢山岛。大小流网船近1000艘,大者吨位15-20吨,8人作业;小者吨位5吨左右,5-6人作业,主要分布在岱山岛和大小长涂岛。大小张网船150余艘,大者吨位5吨多,4人作业;小者吨位3吨多,3人作业。每值渔汛,浙江沿海渔民(不含蓬莱乡)至岱衢洋生产的渔船:大捕船1300余艘,小对船近5000艘,大对船1800余艘,中小对200余艘,其他作业的渔船未计入内,渔民与5万余人(不含蓬莱乡)。连同江南(今江苏省)、福建两省生产的渔船在万艘以上,鳞次挨集在岱山、衢山、长涂诸岛沿岸,渔民10余万人。如此盛况一直延续至抗战爆发,实属世所罕见。蓬莱一乡之地,蔚为壮观的渔场生产情景,无法用笔墨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