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7年连续运转,赛丽风电衢山风电场近日迎来改造升级。眼下正值盛夏,部分风机拆除工作已全面展开。施工人员顶烈日、攀高空,以平均每3天拆除一台的速度稳步推进工程,确保风电场“小换大、旧改新”目标按时实现。
记者在衢山风电场2号风场30号机位点看到,下午3时的烈日高悬,气象数据显示户外温度达31℃。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风机拆除作业。拆除高耸的塔筒和顶端的风机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高难度工作,作业人员需在高温下精准操作,确保每一个部件安全落地。
“我们要先检查安全带是否脱扣,挂好滑块和自动免爬器索具,所有安全措施到位后才能开始操作。”作业人员牛大朋边整理装备边介绍。厚钢板材质的塔筒经烈日暴晒后内部温度骤升,密闭空间内闷热难耐,对体力与专注力是双重考验。
拆除作业现场指挥韩永哲回忆,前几天拆除的37号风机因断电无法使用助爬设备,施工人员需徒手攀爬二三十米高的塔筒。“上面的塔筒已拆完,助爬器用不了,只能干爬。”他描述,在无风、闷热的钢制结构中完成精密操作,是此次改造最艰苦的环节之一。
当前作业重点是对叶轮进行固定。韩永哲需借助绳索升至约50米高处,用双绳索系统防止叶片晃动。“叶轮两边会来回摆动,必须用贴片固定,再派人力拉紧绳索避免磕碰。”他强调,夜间作业视线受阻风险倍增,因此核心工序必须抢在白天完成。完成高空作业后,韩永哲擦着脸颊的汗水说:“没有自然通风的塔筒就像桑拿房,但看到工程进度条每天都在刷新,再辛苦也值得。”
针对高温环境,项目组配备了保温桶冰水、藿香正气液等防暑物资。尽管塔筒内温度常超40℃,施工人员仍保持着严谨的工作节奏。据介绍,此次改造升级将显著提升风电场发电效率,为海岛清洁能源供应注入新动能。旧风机拆除后将逐步安装更大容量、更高效率的新机型,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高温季节、白天施工、高空作业,作业之艰辛可想而知。每一位施工人员无惧“烤”验,奋战当“夏”,用汗水书写绿色能源转型的“进行时”。正是这些“高空舞者”的坚守,为海岛的绿色未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