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桑拿天”,却是晒盐好时节。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海盐容易析出,晒盐工人期盼的就是烈日酷暑,他们抢抓黄金季节,辛勤劳作,收获着大海的“结晶”。
闷热的空气中,飘来一阵咸腥的味道。被石垠分割开来的一格格结晶池,在烈日下闪着光芒。下午2时,浙江绿海制盐有限公司的日晒盐天然晒场里,晒盐工人忙碌其间,进行晒盐过程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工序——旋盐,也称“打花”。“打花后颗粒就细了。一下午打花三回,中饭吃好过来打一回,两点打一回,四点左右再打一回。”晒盐工人李国祥说。
收盐可以避开下午高温时段,但“打花”没办法。中午十二时到下午四五时,卤水蒸发快,晒盐工人要泡在热气腾腾的咸水中,不停翻动海水,每一次“打花”要持续近半小时。尽管有机器辅助,但烈日暴晒下的劳作,就是一种挑战。
“太阳直照下来,温度吃不消,很多人热得动不了,整个人都湿掉,衣服能滴水,像我一天起码要喝1.5升水。”李国祥说。
卤水在烈日的暴晒下,温度能飙升至50℃以上。晒盐工人头戴帽子、脚穿雨靴、身着长衣长袖,全副武装,只为产出更多更好的海盐。李国祥说:“我们一般都穿长袖,要是穿短袖,盐会弄到皮肤上,再加上太阳晒着,真的吃不消。脚要穿上套鞋,否则会被烫得绯红,根本走不下去。”
由于长期暴晒,工人们皮肤都被灼晒得黝黑发亮。但望着盐场中那洁白如雪的海盐,他们脸上总洋溢着笑容,那是辛勤劳动后的喜悦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