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好救生衣,再登接驳船!”清晨6时,泥螺山驳船码头汽笛未响,衢山镇樟木山村微网格员江海静边叮嘱,边把救生衣递到渔民兄弟手里。她管辖的微网格覆盖泥螺山驳船码头,人员流动性大,安全防范任务重,救生设备、护栏螺丝、废弃网具都是她的“必检项”。此时,全县1154名“江海静”同步上线,用脚步丈量基层治理“最小单元”,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生根。
试点先行织密安全网
作为舟山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平台的主战场,衢山镇流动人口超过1.5万人,安全监管工作面宽量大。岱山县以该镇为试点,在原有53个网格的基础上,科学划分出252个微网格,配备以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为主的微网格员,同时吸纳志愿者和新居民代表参与,直触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依托微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明确加强政治引领、矛盾前端化解、服务凝聚群众等8项职责。“逢四进网格”行动通过镇、村、网格、微网格四级联动,有效提升基层对矛盾风险的感知力、预警力、管控力,实现安全隐患全面排查,真正让“小网格”稳住了“大枢纽”
微光暖人服务入心
“快下雨了,李阿姐家的被单怎么还没收。”岱西镇火箭村微网格员黄丹红在走访时发现这一情况,立即帮忙收好保管。这样的暖心细节,是岱西镇“微光行动”的日常写照。
为夯实网格“底座”,岱西镇在10个综合网格下细分84个微网格,动员党员、村民代表、热心群众等担任微网格员。通过制定《岱西镇微网格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微网格员在“平时”作为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在“战时”转化为冲锋员、战斗员、攻坚员,以“微光行动”推动走访联心、服务暖心、治理走心,做到安全隐患、矛盾纠纷全面排查,实时掌握、不留死角。
风雨逆行守护平安
在今年抗击台风“竹节草”的行动中,秀山乡微网格员们化身“逆行者”,用责任筑牢防线,用温情守护家园,上演了一幕幕暖心故事。
当三礁沙滩风浪渐起,秀东村微网格员在风雨中奔走呼喊,提醒游客撤离,“台风要来了,海浪很危险,快上岸!”她们的呼喊被风声切割得断断续续,却始终坚定。
面对少数游客“再玩一会儿”的侥幸,微网格员们一边耐心讲解危险,一边主动协助游客收拾物品。经过近两小时努力,30多名游客全部安全撤离。
“只要大家平安,这点湿冷算什么。”微网格员柳娜抹了把脸上的水,笑容里满是踏实。
注重实战强化能力
我县高度重视微网格员队伍建设,组织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微治的指导意见》,在全县248个网格的基础上,调整划分了1154个微网格,将村民小组长、楼道长吸纳为微网格长,极大地扩充了基层治理的队伍。各乡镇同步建立健全微网格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推动实体化运行。
今年以来,全县深入开展练兵提能,累计举办微网格培训班15期,覆盖1000多人次,实现基层微网格员培训全覆盖。培训内容注重实战,涵盖矛盾化解、隐患排查、应急管理和特殊群体服务等专项技能,全面提升微网格员实务能力,“敲得开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准度和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