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大户赵秋国去年向高亭镇塘墩村租了20余亩地,眼下他正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我主要是种植菇类,效益还不错,今年计划继续引进新的品种。”
通过土地流转,不仅让像赵秋国这样的种植户受益,更要让土地在流转中体现价值。去年以来,高亭镇在土地流转工作中,侧重政策引导、服务强化,让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后劲,扎实推进了该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
政策扶持的激发作用,让土地流转展现出活力。
根据市、县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奖励补助政策,高亭镇在镇、村两级均相应制定出台了配套实施意见。
明确上级奖励补助资金和由委托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收益全额返还给流转承包户;经土地流转达到1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承包户,享受优先承包权和优先承包地段,鼓励种养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扩大生产;同时将土地流转与项目建设结合起来,以降低承包户的生产开发成本等,通过公开招租,有效地吸引了一批业主发展规模经营。
“我们把村里的抛荒地集中起来,由村集体统一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再转租给本村以及外村的种植大户。”
塘墩村党支部书记林志成告诉记者:“我们去年以每亩250元的价格承包出去,把从土地得到的收益再返还给农民。”
据介绍,该村去年流转抛荒地300余亩,被县里评为“无抛荒村”。
林志成说,今年在县里的支持下,有步骤推进水改旱种植,提升蔬菜基地建设规模。
高亭镇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该镇完成以“水改旱”为主的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面积1090亩,整治抛荒耕地846余亩。
让土地“转”出后劲,除了政策扶持,更需要后续服务的强化。
高亭镇为此成立了镇、村二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咨询、价格评估、纠纷调处等工作,制定土地流转流程图和规范统一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
镇、村干部参与到土地流转中,引导承包大户与农民签订流转协议。在开展土地流转服务工作的同时,为种植大户提供农业产业政策导向,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新农机的服务,解决其生产实际问题,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目前高亭镇初步形成了以石马岙村、南浦村、塘墩村、浪一村为主的岱南片蔬菜瓜果种植区域,现已成为全县蔬菜瓜果的主要供应基地。
昔日的抛荒地转眼成为农民增收的“香饽饽”,土地在流转中真正体现了价值。
高亭镇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2011年底,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864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37%,涉及农户2500余户,发展10亩以上规模种植户168户。其中2011年全镇共完成土地流转总面积1335亩,涉及农户847户,承包主体89户,平均承包面积15亩。